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公司前沿
长光辰芯IPO:估值一年内暴增数倍申报前大额分红
2025-01-20 17:55:09 作者:新商业市场 妍丽
核心提示:
因财务资料过有效期,长春长光辰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光辰芯”)科创板IPO仍然处于中止状态。资料显示,长光辰芯的主营业务是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的研发、设计、测试与销售以及相关的定制服务。长光辰芯前身是辰芯有限,2017年11月,辰芯有限控股股东由奥普光电变更为王欣洋,实际控制人由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变更为王欣洋、张艳霞夫妇。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8月至 2022年4月,王欣洋的人事关系一直在长春光机所,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此外,长光辰芯多名董监高人员也均与长春光机所有关。因此,上交所在问询函中提出疑问,王欣洋、张艳霞是否能够实质控制长光辰芯?长春光机所及其关联方是否存在对公司的股份代持或其他利益安排?2020-2022年,长光辰芯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8亿元、4.11亿元和6.0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87.94万元、-3604.36万元和-8409.93万元。长光辰芯营收的连续增长,离不开关联方的贡献。上述报告期内,长光辰芯向关联方总销售金额分别为4696.88万元、9864.13万元、1.47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23.71%、24.02%和24.37%,其中对客户A的销售金额分别为3505.95万元、8782.28万元、1.3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7.7%、21.39%和22.58%。长光辰芯在招股书中提到,客户A是公司的关联方,交易内容芯片产品销售及定制设计服务。该公司曾主要向境外厂商采购或定制,直到长光辰芯完成关键技术攻关、形成稳定供货能力后,才逐渐向长光辰芯采购CMO图像传感器产品和定制服务。2020-2022年,长光辰芯对客户A实现芯片产品毛利率分别为88.87%、93.49%和94.43%,前两年均高于非关联科研院所客户;而报告期内公司对客户A实现的定制服务毛利率也明显高于非关联方客户。依靠关联交易实现营收大涨的长光辰芯,2021和2022年却陷入亏损状态,主要系计提较大金额股份支付所致,计提的具体金额分别为2.15亿元和3.77亿元。根据招股书,2016-2023年,长光辰芯共进行3次股权激励。其中,2021年股权激励分三次授予,均在实际授予时确认股份支付,但相关方案在2021年即通过股东会决议并进行备案、批复。长光辰芯2021年7月、11月两次授予的公允价值均参考基准日为2021年10 月 31 日的评估报告,确定公司估值为26.12 亿元,2022年10月授予时公允价值则参考当年6月外部股东入股对应的公司估值100亿元。对此,上交所在问询函中提出质疑,2021年股权激励方案在2021年即获得批准,但在实际授予时确认股份支付是否合理?同时,要求长光辰芯说明公司估值一年内从26.12亿元增加至100亿元的合理性。长光辰芯2020年和2021年分别进行了现金分红1475万元和2212.5万元。目前,王欣洋与张艳霞夫妇合计控制长光辰芯49.53%股份,这意味着近一半的分红资金进了实控人的“腰包”。招股书还显示,张艳霞拥有瓦努阿图共和国永久居留权。资料显示,瓦努阿图共和国位于南太平洋西部,整体经济十分落后,2020年12月4日才从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名单中除名。由于申报前进行大额分红、大额股份支付等原因,长光辰芯存在大额累计未弥补亏损且需由新老股东共同承担,且在一定期限内无法进行现金分红。对此,上交所在问询函中追问此举是否损害公众投资者的利益。长光辰芯给出的回复是:公司基于经营积累于2018-2021年进行分红,基于激励目的于2016-2023年持续发生股份支付费用,预计能够在2024年上半年内消除全部累计未弥补亏损,不存在损害公众投资者利益的情形。

上一篇:稳市场增信心 227家上市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

下一篇:开年13天各新增19家和12家 深市公司回购增持“大军”持续扩容

热点图文
2024年江苏超8万家民营企业参与···
新华社南京3月2日电(记者刘巍巍)记者从南···
六个核桃母公司负债44亿,还要···
自2019年以来,养元饮品交易性金融资产一直···
联合化学上半年净利降6成 去年···
【联合化学上半年净利降6成 去年上市即巅峰···
810家公司披露中报业绩超八成盈···
【810家公司披露中报业绩超八成盈利 养老基···
产业聚焦:数字经济推动中国制造···
5月26日拍摄的“数博会”展馆外的标志牌。新···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