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公司前沿
稳市场增信心 227家上市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
2025-01-20 17:45:42 作者:新商业市场 妍丽
核心提示:
新商业市场:依据证券日报1月13日报道,中国证监会召开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全面落地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加大上市公司分红、回购激励约束。  近期,A股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市值管理制度,截至记者发稿,自2024年11月份以来已有39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市值管理制度,此外,还有188家上市公司制定的市值管理制度正在审议程序中。从上市公司已发布的市值管理制度来看,涉及更加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投资者关系维护、资本运作、股权激励、分红等方面。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积极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彰显了对资本市场的重视以及对股东权益保护的态度。此举通过提升透明度和治理水平,增强投资者信心,并引导公司关注长期价值创造,为构建稳定、健康的资本市场环境奠定基础。”  上市公司积极响应  2024年11月1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提出,上市公司要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并用好市值管理“工具箱”,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  上市公司积极响应监管号召,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据记者梳理,自2024年11月份以来,已有227家上市公司积极披露制定市值管理制度的情况。  在已经公布市值管理制度的上市公司中,既包括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也有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瑞股份”)等消费文娱、新能源材料、半导体电子、低空经济领域民营上市公司。此外,还包括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积余产业运营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积余”)等一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记者注意到,多家公司均提及,市值管理的核心是聚焦主业,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杰瑞股份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公司的市值管理,是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是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全面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投资价值。”  “从市值管理的方式来看,众多上市公司普遍强调了增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深化投资者关系管理、实施并购重组、推行股权激励计划以及维持稳定的分红政策等多个维度。”艾媒咨询(广州)有限公司CEO张毅表示,其中,并购重组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  招商积余发布的市值管理制度显示,公司实施并购重组要密切关注行业周期变化和竞争态势演进,积极落实发展战略,聚焦深耕主责主业、促进产业升级、产业链供应链等关键环节,适时开展兼并收购。  股权激励也是上市公司积极使用的一种市值管理方式。比如,杰瑞股份的市值管理制度就提出,董事会可以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运用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工具,强化管理层、员工与公司长期利益的一致性,激发管理层、员工提升公司价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健全市值管理工作机制  多位受访的专家表示,上市公司推出规范的市值管理制度,有利于提升市场效率和透明度,提升上市公司自身的治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增强投资者信心。  “市值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这不仅包括短期的股价表现,还包括公司长期的价值增长。”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可以引导上市公司提升企业的内在价值和长期发展潜力,同时强化上市公司的回报意识,提升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东的获得感。  此外,有业内专家认为,健全市值管理工作机制、强化正向激励是市值管理成功的关键。市值管理是一项长期战略管理行为,需要上市公司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机制,确保市值管理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以激发企业领导层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市值管理工作取得更好成效。  济南大学金融学院研究员刘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的出台,为上市公司开展市值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上市公司积极运用市值管理工具,有利于形成激励相容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实现健康发展。

上一篇:云天励飞获10亿元银团贷款,贷款期限不超3年

下一篇:长光辰芯IPO:估值一年内暴增数倍申报前大额分红

热点图文
2024年江苏超8万家民营企业参与···
新华社南京3月2日电(记者刘巍巍)记者从南···
六个核桃母公司负债44亿,还要···
自2019年以来,养元饮品交易性金融资产一直···
联合化学上半年净利降6成 去年···
【联合化学上半年净利降6成 去年上市即巅峰···
810家公司披露中报业绩超八成盈···
【810家公司披露中报业绩超八成盈利 养老基···
产业聚焦:数字经济推动中国制造···
5月26日拍摄的“数博会”展馆外的标志牌。新···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