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通2023年以来员工持股计划连续解锁失败,2024年业绩考核目标为净利润不低于4亿元,但实际却大亏近4亿元!每经资本眼记者注意到,2024年数字政通的亏损主要集中于第四季度,单季度亏损超过4亿元。从2024年9月份开始,公司高管也开始组团减持公司股份。此外,数字政通实控人还在筹划大笔转让所持股份。身处热门的数字经济赛道,数字政通的业绩表现为何如此惨淡?公司高管为何在2024年第四季度集中进行减持?实控人转让股份进展到了哪一步?接下来每经资本眼记者就来详细探究一番。连续两期员工持股计划解锁失败 下游客户预算吃紧或为业绩下滑主因4月22日晚间,数字政通发布了关于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第二个解锁期业绩考核目标未达成的公告。该公告显示,第二个解锁期的业绩考核为2024年公司净利润不低于4亿元,而2024年公司实现净利润为亏损约3.96亿元。每经资本眼记者注意到,数字政通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第一个解锁期业绩考核目标同样未达成。相关公告显示,第一个解锁期的业绩考核为2023年公司净利润不低于3亿元,而2023年公司实现净利润约为1.34亿元。2019年至2022年,数字政通业绩表现相对稳健,每一年的净利润都保持了正增长。为何出台员工持股计划之后,公司的业绩反而持续下滑呢?从2023年开始,公司业绩一落千丈,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3亿元,同比下降20.38%;实现净利润1.34亿元,同比下降47.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仅有7.13亿元,相较于2022年,直接腰斩;净利润更是出现近4亿元的巨额亏损。公开资料显示,数字政通是全国第一个新型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系统开发单位,致力于以“网格化管理模式”推动城市治理、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进程,以技术路径催生管理变革和服务模式创新,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政府建设。从数字政通的自身解释来看,下游客户预算吃紧,或为公司业绩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数字政通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如下:受行业环境影响,公司的客户主要集中于各类政府职能部门或其授权机构、下属企事业单位等,部分项目验收延迟、部分项目招投标延期等因素,造成实际的市场项目金额和数量不及预期,部分项目实施进度延期使得收入确认延后,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数字政通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有:1)部分客户资金紧,影响了销售订单总量和完工交付验收工作;2)公司全资子公司保定金迪预计计提商誉减值损失2.1亿至2.5亿元;3)依据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计提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约8200万元。截至2024年年底,数字政通账上应收账款金额仍然较高,高达13.87亿元;商誉金额也不低,达到2.10亿元。未来公司的业绩是否还会受到商誉减值和应收账款减值的影响?对此,每经资本眼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数字政通董秘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首先呢,去年的业绩很大程度是宏观因素导致的。其次,商誉减值是一次性的,计提完了就结束了。再者呢,做G端生意的都有应收账款,不是我们一家的问题,整个行业大概都是这个问题,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政府的应收账款都是会还的,只是时间上可能会有延长,我们自己出于谨慎性的原则,把一些长期账款做一定的减值,对此,大家也不用特别担心。”2024年第四季度亏损超4亿元 三、四季度高管集中减持每经资本眼记者注意到,2024年数字政通的业绩亏损主要发生于2024年第四季度。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净利润为亏损4.16亿元,扣非净利润为亏损4.41亿元,营业收入更是仅有1566.39万元。而在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净利润还有2050.41万元。结合数字政通2024年8月份和2024年10月份的公告来看,公司第四季度的业绩骤变已经有了一些征兆。首先,2024年8月份,数字政通发布关于近期经营情况的公告,在对公司各项业务前景进行充分描述之后,公司董事会提到,公司存在因项目签署滞后、验收流程推迟等因素导致合同延缓履行、履约时间延长及收入确认延缓的可能性,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其次,2024年8月份,数字政通还发布了关于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的预披露公告。该公告显示,公司于近日收到数字政通股东王东先生、邱鲁闽先生、王洪深先生、冯长浩先生出具的《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最后,2024年10月份,数字政通发布了关于延期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的提示性公告。有业内人士对每经资本眼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延期披露财报的行为,可能引发市场对其透明度和治理效率的隐忧,需警惕潜在经营风险及监管关注。同花顺显示,数字政通具有多重热门概念,比如信创、物联网、元宇宙、无人驾驶、AIGC、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机器人、DeepSeek等。或许由于这些概念的加持,糟糕的业绩表现并没有对数字政通的股价造成过多的负面影响。2022年至今,数字政通股价整体处于宽幅震荡的格局,下沿在10元附近,上沿在25元附近。2024年9月份,数字政通的股价再次来到震荡区间下沿附近。由于市场氛围好转、热门概念加持等原因,从2024年9月中下旬之后,数字政通的股价开始快速拉升,9月18日公司收盘价为11.50元,到了10月30日股价最高冲到23.13元,直到12月31日,公司收盘价再也没有低于17元。2024年12月份,数字政通发布了关于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计划完成的公告。公告显示,四名减持高管中,减持均价最低为11.20元,最高则有20.89元。其中,仅1名高管的减持行为发生在公司股价大幅拉升之前。公司高管为何要减持公司股份呢?数字政通相关人士表示:“高管的股权激励和其他员工不一样,在限售期就要先交税,也就是说高管的钱没有拿到,但税已经交了。比如说,公司有一位高管来公司已经十几年了,每年都要按比例交税,已经交了大几百万了,所以这个减持本质上是把之前交的税款收回来。”实控人拟大笔转让股份 但最终能否落地仍存疑,2024年第四季度,数字政通前十大股东中有多名股东大幅减持了公司股份。同花顺数据显示,在2024年第四季度,有2名股东退出了十大股东之列,还有6位股东进行减持。上述6位股东中,相较于2024年第三季度末,有5位股东减持比例超过持股量的20%,最高减持幅度达到57.21%。每经资本眼记者发现,除了高管、多名股东在减持公司股份外,数字政通的实控人也在试图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减持股份。2024年7月份,数字政通发布了关于实际控制人拟协议转让部分公司股份暨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该公告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吴强华先生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投资者朱华先生转让其直接持有的3150万股公司股票,占公司当前总股本比例为5.07%,占剔除公司回购专用账户股份后总股本比例为5.13%。此次协议转让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吴强华先生合计持有公司16.90%的股权,剔除公司回购专用账户股份后合计持有公司17.10%的股权。此次协议转让的转让价格为11.528元/股,股份转让价款总额为人民币约3.63亿元。而早在2022年和2023年,实际控制人吴强华先生就已经有过减持行为。相关公告显示,2022年9月6日,吴强华先生通过大宗交易减持269万股,持股比例由23.77%变更为23.25%。2023年7月25日,吴强华先生通过大宗交易减持480万股,持股比例由22.77%变更为22.00%。每经资本眼记者发现,自然人朱华先生在2024年曾卖出过数字政通股份,且卖出量远大于买入量(不考虑协议转让的情况)。相关公告显示,在此次协议转让之前,朱华先生已经持有数字政通约38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约为0.06%。而在签署转让协议之前的6个月中,朱华先生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合计买入公司股票约58万股,合计卖出公司股票112万股。公司实控人为何要将股份转让给自然人股东?这对公司发展有何益处?数字政通董秘办相关人士表示:“这个事情目前尚没有结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做,有可能就不做了。”而从数字政通2024年年报公布的股东数据来看,实控人吴强华先生与自然人朱华的这笔转让尚未完成。
上一篇:上海金融法院宣判一起上市公司董监高违反公开承诺案
下一篇:南凌科技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32.85万元 同比增长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