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从创业板撤离后转道北交所,沈阳宏远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远股份”)将于4月18日首发上会。宏远股份主要从事电磁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特变电工、电气装备集团等知名企业客户,以及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旗下公司等知名企业供应商。不过,无论是对客户,还是对供应商,宏远股份都存在明显依赖。2022年至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特变电工为公司贡献了超过40%的营业收入,公司向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旗下公司采购的金额占比超过80%。宏远股份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杨绪清及其子女控制宏远股份83.62%的股权,且杨氏家族多名成员在公司担任要职,这给企业的内控治理造成了挑战。报告期,宏远股份的经营业绩持续快速增长,但经营现金流与之背离。2024年,经营现金流终于转正,但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归母净利润”)差距较大。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仅0.28%,远低于同行可比公司,业绩高增长的持续性存疑。净利与经营现金流背离冲击北交所,宏远股份的底气是业绩高速增长。宏远股份早就谋划进入资本市场,首选之地是深交所创业板。2022年6月29日,公司向深交所递交了在创业板上市申请,获得受理并进行了预披露。但是,完成两轮问询之后,2023年1月,公司主动撤回申请材料,交易所随即终止了其IPO进程。主动撤回创业板IPO,可能与宏远股份的经营业绩不够理想相关。2020年至2022年,宏远股份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48亿元、10亿元、13.11亿元,同比变动-7.34%、33.70%、31.1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07.99万元、4705.48万元、4999.75万元,同比变动幅度为-10.76%、73.76%、6.25%。2024年6月,宏远股份转道北交所,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到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两轮问询及回复。4月11日,公司披露了上会稿,更新了相关财务数据。从更新后的数据看,近两年,宏远股份的经营业绩出现了高速增长。2023年、2024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61亿元、20.72亿元,同比增长11.47%、41.8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46.57万元、1.01亿元,同比增长28.94%、57.14%。同期,公司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917.67万元、9121.45万元,同比增长58.16%、54.14%。虽然营收、净利均为快速增长,但是,宏远股份表现出的是“没有现金流的净利润”。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宏远股份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37亿元、-2.44亿元、-6829.04万元,持续为负数。2024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855.62万元,终于转正,但与归母净利润1.01亿元相比,差距较大。宏远股份出现“没有现金流的净利润”现象,与应收账款、存货居高有关。截至2024年底,公司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存货分别为2.53亿元、3.74亿元,同比增长25.16%、52.58%。宏远股份的解释为,受业务规模增长、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以及期初期末存货结构变动影响,公司的采购支出、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及费用持续增长,公司与客户、供应商之间的结算周期不同,资金支出与销售回款之间存在一定时间差异。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宏远股份的境外收入暴增。报告期,公司境外收入分别为8575.51万元、2.39亿元、4.99亿元,2023年、2024年同比增长178.35%、109%。境外收入连续倍增,能否持续?研发投入大幅缩水宏远股份经营业绩增长,与拥有知名客户及供应商有关,但可持续性受到质疑。宏远股份的主营业务是电磁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电压、大容量的电力变压器等设备。根据招股书,报告期,宏远股份前五大客户包括特变电工、电气装备集团及其关联公司、山东泰开、哈变公司、土耳其ASTOR、埃及ELSEWEDY等。公司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80.31%、76.54%、72.45%,均超过70%,说明公司客户集中度偏高。宏远股份的第一大客户一直是特变电工,报告期,其向特变电工销售的收入分别为5.53亿元、6.84亿元、8.66亿元,占公司年度销售总额的比重为42.16%、46.83%、41.80%。虽然2024年向特变电工销售的金额占比有所下降,但仍然超过40%。40%的收入来自特变电工,说明公司对特变电工存在依赖。宏远股份的供应商集中度也偏高。报告期,公司前五大供应商包括中国船舶工业物资东北有限公司、艾伦塔斯公司、天津市瑞中特种电工材料有限公司、山东美加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等,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分别为98.25%、97.61%、97.37%。中国船舶工业物资东北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在东北地区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型物资流通企业,其为宏远股份第一大供应商且为公司铜材最主要供应商。报告期,宏远股份向其采购铜杆、电解铜的金额占公司总采购金额的比例分别为95.42%、94.40%、81.54%。采购金额占比超过80%,足以说明公司对第一大供应商高度依赖。针对上述对第一大客户、供应商的依赖,宏远股份称,不存在严重依赖的情形。与知名企业做生意,能否持续,备受市场关注。宏远股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577.84万元,仅约占营业收入的0.28%(研发费率亦为0.28%)。这一研发水平,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1.44%。而此前的2019年至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07%、3.40%、4.26%。2019年、2020年,宏远股份研发投入分别为2476.84万元、2542.50万元,均超过2000万元。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为1230.67万元,不及2020年研发投入的一半,而2024年的研发投入仅约为2023年的46.95%。7名高管5人系杨氏家族成员宏远股份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公司内控治理将面临挑战。宏远股份成立于2000年4月24日,至今已有25年。目前,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杨绪清、杨立山和杨丽娜。杨绪清是杨立山和杨丽娜之父,杨立山、杨丽娜是兄妹关系。截至最新披露的招股书签署之日,杨绪清直接持有宏远股份4.35%的股权,杨立山、杨丽娜分别直接持有公司44.54%、23.97%的股权。此外,沈阳宏远永昌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简称“宏远永昌”)、沈阳宏远日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简称“宏远日新”)系宏远股份员工持股平台,二者分别持有宏远股份5.94%、4.82%的股权。根据招股书,杨绪清、杨立山和杨丽娜合计持有宏远永昌88.42%的股权,杨绪清持有宏远日新40.15%的股权,三人合计间接持有宏远股份7.19%,直接间接合计持有宏远股份80.05%的股权。如果从控股角度看,杨绪清、杨立山和杨丽娜控制有宏远股份83.62%的股权。此外,杨氏家族成员还间接持有宏远股份少量股权。处于绝对控股地位的杨氏家族,牢牢把控着董事会、管理层。今年1月17日,宏远股份董监高完成换届。目前,公司7名董事中,除了3名独立董事外,4名非独立董事中,3名为杨绪清、杨立山和杨丽娜。宏远股份有7名高管,其中,5名系杨氏家族成员。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为杨绪清,杨立山为董事、副总经理,杨绪清的弟弟杨绪明为副总经理,杨丽娜的丈夫庄政曦担任副总经理、证券事务代表,熊伟才担任公司财务总监,而熊伟才系杨绪清侄女杨立敏的配偶。针对宏远股份家族企业治理与经营合规性问题,北交所在第一轮审核问询函中指出,宏远股份共同实际控制人为杨绪清、杨立山及杨丽娜等一家三人,公司多个关键岗位如董事长、总经理、多名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均有亲属关系,要求公司全面梳理并列示报告期内公司治理相关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公司治理、投资者保护、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情况,公司“三会一层”会议运行情况,并逐项说明报告期内财务内控不规范行为的具体事项、整改情况及整改效果,相关会计处理合规性、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执行有效性,还要说明报告期后是否仍存在财务内控不规范行为等。宏远股份IPO报告期内,曾出现“三会”材料不规范、个别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挂牌期间(新三板)信息披露错误等内控瑕疵情形。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至2024年的6个年度,宏远股份未向股东派发现金红利。截至2024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9.72%,为2021年来最高水平。
上一篇:长电科技2024年营收创历史新高 第四季度首破百亿元
下一篇:吕凌飞获批担任中国航空集团财务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