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网人民网郑州4月30日电(记者王佩)专精特新企业是新质生产力“排头兵”。4月29日,河南发布《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支持办法(试行)》(简称《办法》)。降本、奖补、破解融资难题……河南将拿出满满诚意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办法》将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河南专精特新“小巨人”共394家 7家营收超百亿河南省工信厅副厅长程国平介绍,截至2023年底,河南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353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94家。在“小巨人”企业中,营业收入超百亿企业达到7家,占全省超百亿制造业企业数量的18.9%。“目前专精特新企业建成智能工厂(车间)860个,占全省总量的78%;建成绿色工厂275个,占全省的61%,在全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各类试点示范培育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占全省培育企业总量的57%。”程国平说。今年以来,新质生产力多次刷屏。作为新质生产力“排头兵”,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拥有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数量2696个,户均拥有发明专利4.44项,高于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的3.21项。河南省89%的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布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赛道,已成为技术创新的策源地、产业新赛道的引领者。最高补助500万元 河南对专精特新“小巨人”实施投资补贴河南省司法厅经济生态立法处处长李大可介绍了《办法》在培育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方面,确立的主要制度措施。“降成本”。《办法》鼓励各地对相关企业或者个人创业者采取减免房租等措施降低创业创新成本。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逐步将支持小微企业的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减少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对企业利用存量工业用地开展技术改造、提高容积率的,按照规定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强保障”。《办法》要求政府在人才评价、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企业相应支持。应当帮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降低用工、用能、用地、物流、网络等成本,同时支持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投资项目纳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名单,给予相应要素保障。“助创新”。《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实际对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或者研发投入比例高的“小巨人”企业进行奖补,另外明确省人民政府对处于有效期内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年度投资计算区间内用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而购置设备、软件的,按照实际投资给予一定比例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优服务”。《办法》规定,专精特新企业所在地政府应当根据实际为专精特新企业配备服务专员,协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和问题,指导企业及时掌握并享受各项优惠。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出“专精特新贷”信用类贷款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备受关注。《办法》在解决专精特新企业资金难题,强化金融服务保障方面又有哪些措施?李大可介绍,《办法》把提升金融服务、破解企业资金难题作为重点,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办法》50条当中,涉及金融或者资金支持的条款就有13条。大力推动金融机构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办法》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分别推出授信额度达1000万、3000万和5000万的“专精特新贷”信用类贷款,并支持开展知识产权、股权、存货等担保融资,同时还建立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向金融机构推送共享机制。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和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办法》规定,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关主管部门和基金管理机构应当改进基金投资管理和绩效考核评价工作,建立健全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引导基金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激励专精特新企业开展直接融资。《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机制,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境内外上市、新三板挂牌、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和并购、重组等给予分类分阶段支持,鼓励企业直接融资。
上一篇:中央企业首季开局良好 实现增加值2.5万亿元
下一篇:国务院国资委:国资央企要瞄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加快推动先进设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