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公司前沿
金融服务助力 税惠“红包”加码 民营经济发展呈现积极变化
2023-12-08 10:10:55 本站
核心提示:
 央视网:金融服务助力 税惠“红包”加码 民营经济发展呈现积极变化今年7月,《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以来,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相继落地实施,中国民营经济在外贸、投资、创新等方面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多项调查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市场预期与发展信心在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2%,占中国进出口总值53.1%,比去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成为稳外贸的突出亮点。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 吕大良:今年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持续活跃,同比增速表现好于整体,占比进一步提升,最近几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连续保持同比增长,有力支撑我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同时,第二产业民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前10个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1%。第三季度末私人控股企业贷款余额4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9%,较上年末提高2.6个百分点。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1%。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回升向好,越来越多的民营经济运行恢复向好,国家统计局面向5.9万户小微企业开展的调查显示,民营企业生产订单情况、经营情况总体改善,景气指数环比提升1.5个百分点。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数据显示,三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重回上升区间,多个分项指数和分行业指数上升明显,是引领经济恢复向好最活跃的经营主体之一。  山东烟台杰瑞石油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史彦庆:出口的压裂成套设备是我们自主品牌,产品畅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海外营业收入已经超过40亿元。  江苏丰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 王婷婷:目前已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落地2000多座工程项目。今年1—11月,我公司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约10亿元,同比增长约10%。  孚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继斌:主要得益于整个海外市场对新能源的需求,另外也得益于“一带一路”的发展,目前已经开始出货,订单也在不断增加。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也进一步强化,据统计,民营企业贡献了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创新主体地位日益显著。  今年以来,中国推出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政策合力正在加快发挥作用。前三季度,新设民营企业同比增长15.3%。调查显示,对宏观经济、营业收入、市场需求、对外贸易等持乐观预期的民营企业占比提升,民营企业市场预期与发展信心进一步提升。  新闻回顾:八部门出台支持民营经济25条具体举措  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消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全国工商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  《通知》明确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目标和重点,总量上,通过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相关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等,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结构上,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以及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通知》强调要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出发,着力畅通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  税费优惠政策 支持民营经济稳增长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在前10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中,民营经济纳税人是税费优惠政策的主要受益对象,金额占比近75%。制造业及与之相关的批发零售业是享受优惠占比最大的行业,受益最为明显。税务部门持续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为民营经济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上一篇:恒逸石化拟8.8亿元出售杭州逸暻100%股权

下一篇:深市上市公司出海加速助力外贸改善:跨境电商和汽车行业突出

热点图文
2024年江苏超8万家民营企业参与···
新华社南京3月2日电(记者刘巍巍)记者从南···
六个核桃母公司负债44亿,还要···
自2019年以来,养元饮品交易性金融资产一直···
联合化学上半年净利降6成 去年···
【联合化学上半年净利降6成 去年上市即巅峰···
810家公司披露中报业绩超八成盈···
【810家公司披露中报业绩超八成盈利 养老基···
产业聚焦:数字经济推动中国制造···
5月26日拍摄的“数博会”展馆外的标志牌。新···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