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现场调查发现,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汤池街道目前在用地下热水井共19口,其中11口井未办理采矿许可证,柏联温泉、永祥山庄、万福山庄等8口井的采矿许可证已在2014年过期。”5月7日,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对外发布了“国家2023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汤池街道违规取用地热水问题整改销号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披露了当地违规开采地热水的情况。反馈问题指出,仅2021年至2022年,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汤池街道19口井违规抽取地热水22.9万立方米,均流向商业经营场所,该风景名胜区虽然进行立案处罚,但违规取用地热水的问题并未被纠正制止。随后,当地进行了整改:违规取用地热水的19口地热水井已全部封停,利用国能阳宗海电厂产生的蒸汽对自来水统一加热后替代地热水,尽量满足居民和经营企业用水需求,完成温泉水的替代;对违规取用地热水的责任主体下发了处理决定,并已完成罚款缴纳。“《云南省地热水资源管理条例》规定,开采地热水资源用于商业经营的,凭取水许可证向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相应的采矿许可证。”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向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的移交问题中指出,2023年6月现场调查发现,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汤池街道目前在用地下热水井共19口,其中,信用社(明湖酒店)、福中源山庄、坤源温泉等11口井未办理采矿许可证,柏联温泉、永祥山庄、万福山庄等8口井的采矿许可证已在2014年过期。仅2021年至2022年,19口井违规抽取地热水22.9万立方米,均流向商业经营场所。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虽然进行立案处罚,但违规取用地热水问题并未被纠正制止。澎湃新闻记者搜索了解到,被点名的福中源山庄、坤源温泉、柏联温泉、永祥山庄、万福山庄均为对外经营的温泉项目或温泉酒店,而“信用社(明湖酒店)”无法检索到具体的营业信息。上述公告整改措施中明确,2024年4月底前,组织对汤池街道片区所有地热水资源勘查开采情况进行逐村、逐户、逐井全面排查,摸清开发利用现状,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台账;按照“杜绝增量、核定存量”的原则,对汤池街道在用的19口井充分论证保留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分类处理。对不具备保留条件的取水井进行封停。对保留的取水井,全部安装在线流量监控设备,完善相关手续,确保地热水资源依法合规利用;在排查中发现违法开采地热水的,责令违法主体立即停止违法行为,2024年4月底前对违法采矿行为依法立案查处,并于11月底前查处完毕,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024年3月底前,对办理过采矿许可证的5口井完成矿权延续手续论证工作;达不到延续条件的,2024年7月底前完成关闭注销工作;符合延续条件的,2024年4月底前启动生态综合评估等工作,并于11月底前完成取水证、采矿许可证等审批登记手续。对1998年办理过《云南省临时采矿许可证》(有效期三年)的3口井认定为无效矿权;加强地热水资源日常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取用水行为。同时,强化重点取用水经营场所排污行为日常监管及污染处理设施管护,做到垃圾、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确保污染处理设施稳定运行。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公告最后一部分载明了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汤池街道的整改情况。昆明市已摸清汤池街道地热水开发利用现状,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台账;违规取用地热水的19口地热水井已全部封停,利用国能阳宗海电厂产生的蒸汽对自来水统一加热后替代地热水,尽量满足居民和经营企业用水需求,完成温泉水的替代;对违规取用地热水的责任主体下发了处理决定,并已完成罚款缴纳;办理过登记的4宗采矿许可证因不符合延续条件已完成注销;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对地热水取用监管不力的各级责任部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提醒谈话。公告最后表示,反馈问题已完成整改。公开资料显示,阳宗海风景区位于昆明市东南部,区域内的阳宗海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1993年被评定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温泉度假产品”是当地主打的名片之一,而“汤池温泉”自明代就开采至今,温泉、游泳场遍布汤池集镇。值得注意的是,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官网文章显示,早在2023年8月,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汤池司法所曾进社区开展《环境资源之温泉水资源保护法》法治讲座,主讲人用非法取水、水污染防治方面等13个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下一步,阳宗海将采取群众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的宣传方式,大力普及《环境保护法》《水资源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上一篇:国家发展改革委:重点从三方面扎实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
下一篇:湖南:自然资源“电子超市”化解要素跨区域流动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