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财经宏观
村镇银行改革不能只是换招牌
2023-11-21 10:43:00 本站
核心提示:
 经济日报:村镇银行改革不能只是换招牌今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发布批复显示,多家村镇银行因吸收合并而解散。比如,内蒙古、江苏等地的主发起行对部分村镇银行的股东股权收购后,把原有的部分营业网点设立为新的分支机构继续展业。  从目前收购村镇银行的性质来看,农商行、城商行等居多,这些主发起行之所以乐于选用“村改支”模式,主要是想在原有村镇银行业务渠道基础上,以较低的市场开发投入换取扩大展业范围。目前,不少资产实力强的银行加快收购重组步伐,通过“村改支”模式把资金和人力资源注入不同区域,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其实,推动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不只有常见的“村改支”模式。目前,除主发起行收购方式之外,还有一些主发起行出于风险考量,以补充资本、增持股份、引进战略投资者等间接方式优化村镇银行结构。从村镇银行长远发展角度看,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主发起行优化村镇银行结构的主要举措,旨在盘活村镇银行存量资产,同时也为乡村经济腾飞奠定基础。  村镇银行是涉农金融的“毛细血管”,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银行,不但数量上有优势,而且扎在“三农”大地上的根更深。数据显示,我国村镇银行数量约1600家,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的36%左右。近年来,在主发起行的助力和支持下,多数村镇银行无论是内部机制建设,还是业务存贷比,都呈现向上发展势头。不仅如此,村镇银行经过近些年的业务探索和实践,逐渐与涉农金融机构之间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服务“三农”的特色之路。  眼下个别村镇银行由于种种因素被解散或以“村改支”的形式继续展业,需要强调的是,这仅是少数。随着村镇银行合并重组节奏的加快,底子薄、体格弱、资产质量差的机构将逐渐掉队并退出农村市场,这也是金融高质量发展中“大浪淘沙”的必然结果。从村镇银行发展的趋势看,只有及时补齐短板,打通涉农“最后一公里”,才能从整体上提升服务“三农”和小微的质效。各村镇银行一方面要及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痛定思痛,避免走老路;另一方面要在贷款管理、流动性风险、股权结构等方面做好隐患排查,打好补丁、压实责任。  “村改支”模式在各地陆续复制,这不禁让人深思:简单换个招牌再展业,恐怕不是万能钥匙,还需在诸多方面持续加码,优化村镇银行结构。从深层次和不同区域看,原村镇银行债权债务等事项由主发起行承继后,遇到的问题、面临的情况也将有所不同。对主发起行而言,“村改支”后并不意味着风险隐患结束,恰恰相反,要把功夫下在一些重点领域上。比如,不良资产、人员配备等领域的历史遗留问题。又如,新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思路是否与当地经济特征相匹配,如果“水土不服”,还需要不断灵活调整。  村镇银行改革任重道远。村镇银行量多面广,又散布在不同区域,推动其结构性重组头绪复杂、任务艰巨,因此要分清楚轻重缓急,适时优化调整,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下一步,还需强化股东股权结构管理,完善主发起行多领域赋能村镇银行机制,培育村镇银行核心竞争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宝会)

上一篇:央行、外汇局:提升银行办理资本项目业务数字化服务水平

下一篇:多家银行筹划年末信贷投放 布局明年“开门红”

热点图文
如何促进外贸稳量提质
外贸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畅通···
五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推动金···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为深入学···
央行: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民营经···
中国网财经2月21日讯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
同盾科技涉被指侵犯公民个人信···
中国网财经3月27日讯(记者张明江 见习记者朱···
服务贸易支持政策持续显效 服务···
8月17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