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财经宏观
首批权益类基金三季报发布 三季末依然保持较高仓位
2023-10-24 19:42:23 本站
核心提示:
中国网财经10月18日讯(记者 张明江) 公募基金三季报陆续发布,近日国投瑞银基金旗下部分权益类基金率先发布三季报,三季报显示,国投瑞银基金旗下部分权益类三季度业绩普遍下滑,三季度末依然保持较高仓位运作。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近日国投瑞银基金旗下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混合、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国投瑞银进宝混合等6只权益类基金发布三季报,其中包括知名基金经理施成所管理的基金。  数据显示,国投瑞银基金旗下几只发布三季报的权益类基金中,国投瑞银产业升级两年持有混合三季末仓位88.18%,在几只基金中仓位最低,其他5只基金仓位均在90%以上,国投瑞银进宝混合、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仓位均超93%。  另据数据显示,三季度上证指数跌3.28%,深证成指跌8.34%,创业板指跌9.77%,股市持续震荡收跌,权益类基金业绩受累普遍大面积下滑。其中国投瑞银基金旗下6只权益类基金的10类份额平均跌幅20.43%,国投瑞银产业转型一年持有期混合C三季度跌幅最小为17.82%,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C跌幅最大为22.42%。  国投瑞银基金旗下基金经理施成在三季报中表示:2023年三季度,国内经济依然在复苏的前期。从政策角度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少动作,不管是针对房地产、实体经济还是股市,都有相应的举措出台,目前仍然未到实际复苏的阶段。在弱复苏情况下,成长股的表现依然以主题为主,只是主题的扩散度更大,从AI到机器人,再到华为产业链等等。  在经济进入实际复苏后,成长的演绎有可能实现由虚到实的切换,业绩成长股会迎来机会。而在经济没有进入过热的情况下,龙头公司在复苏前期阶段表现会更为突出。  海外来看,中美可能进入一个新的合作周期,这也为未来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如果顺利的话,以中国企业海外建厂,输出制造业管理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的模式将会得到推广。  我们投资股票的大部分仍然是1-10的行业,成长行业走过了爆发性增长的时期,后续进入持续快速增长的阶段。目前不少制造业已经走到了供需关系的极点,其单位盈利能力已经见底,还有一些环节也即将进入这一阶段。其中龙头公司在行业大幅过剩的背景下仍有很强的盈利能力,预计未来在过剩的背景下,将首先扩大市场份额,之后再提升盈利能力;上游具备资源属性的公司,由于其长期供应的速度限制,盈利中枢会持续上行。以上是我们认为具备投资价值的两个环节。  设备制造业方面,由于总量受到一定制约,市场更关注各种新技术。但不少新技术的兑现度是存疑的。我们继续寻找其中可以产业化的环节进行投资。  新能源汽车方面,目前状况和我们预期比较接近。销量、库存、价格、预期都到了一个比较极限的状态,已经处于衰退的末期。在今年三季度,再次去库存之后,行业的各个方面更加接近底部。随着需求的恢复,未来行业龙头将会持续向好。  目前我们对于这轮上升期的幅度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经过两轮洗牌,企业之间的差距已经拉开。龙头公司在行业低谷的情况下,虽然单位盈利下滑,但从财务上看,仍然展现出一个很好的投资回报率。而锂电行业虽然爆发力弱于上一轮周期,但空间依然巨大,龙头公司的估值水平我们认为都有较大的修复空间。  新能源发电行业,硅料价格目前已经见底,组件环节的价格下行也在过程中。目前组件已经开始面临盈利下行的压力,但由于产能扩张还在继续,还难说在今年能够见底。我们会选择其中新技术、低渗透率产品进行投资。  TMT行业,看好汽车智能化和机器人。汽车行业随着新公司的进入,竞争烈度和格局会更加复杂,但随着智能化的推广,智能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将会加速。2023年部分车企得到一个成本下降的窗口期,但预计2024年竞争会更为激烈。车企竞争中走出的胜者,未来有可能继续走向全球,我们会仔细观察其投资机会。  机器人同样在未来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离量产还有距离,我们保持关注。  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业绩成长行业,在经历了2022年的估值中枢下移,2023年盈利增速下降,整体市场预期处于低点,我们看好2023-2025年能够兑现成长的公司的行情。

上一篇:大家保险开展人身险“睡眠保单”清理专项工作

下一篇: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

热点图文
如何促进外贸稳量提质
外贸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畅通···
五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推动金···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为深入学···
央行: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民营经···
中国网财经2月21日讯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
同盾科技涉被指侵犯公民个人信···
中国网财经3月27日讯(记者张明江 见习记者朱···
服务贸易支持政策持续显效 服务···
8月17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