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财经宏观
物价运行平稳 消费持续恢复——聚焦9月份CPI和PPI数据
2023-10-16 17:17:07 本站
核心提示: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题:物价运行平稳 消费持续恢复——聚焦9月份CPI和PPI数据新华社记者魏玉坤、魏弘毅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涨转平,环比上涨0.2%;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国内物价保持平稳运行。“9月份,消费市场持续恢复,CPI环比继续上涨,但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同比由涨转平。”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在我国CPI“篮子”商品中,食品占比较高。主要受上年同期食品对比价格走高影响,9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下降3.2%,降幅比上月扩大1.5个百分点。从环比来看,今年中秋、国庆节前市场供应较为充足,9月份,食品价格涨幅略低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董莉娟分析,开学季叠加双节临近,鲜菜和鸡蛋价格环比分别上涨3.3%和3.2%;猪肉、鲜果、禽肉类等食品价格基本稳定。猪肉价格在食品价格中占有较高比重,对CPI运行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表示,四季度是猪肉消费的旺季,随着天气转凉,腌腊等消费需求将会有效支撑猪价,猪肉价格或将整体呈现季节性涨跌、窄幅波动,但今年秋冬两季平均价格将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7%,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涨幅与上月相同。董莉娟分析,受国际油价上行影响,国内汽油价格环比上涨2.4%;秋装换季上新,服装价格环比上涨0.9%。据测算,9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与上月相同。“今年以来,我国核心CPI同比涨幅一直处于1%左右的区间波动,这表明我国居民消费价格虽结构上有所分化但总体保持稳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立坤说。今年以来,国内物价总体呈低位运行态势,前三季度CPI同比上涨0.4%。不过,三季度物价运行出现积极变化,8月份CPI同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1%,9月份主要受去年高基数影响,同比由涨转平。从环比来看,7至9月份,CPI均保持上涨态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表示,物价低位运行,需要引起重视,但是综合物价水平、需求恢复、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等因素来判断,中国经济不存在所谓的通缩,后期也不会出现通缩。从工业生产者价格看,今年以来,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国内需求不足与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PPI同比降幅持续扩大。但是随着市场供求关系改善,7月份PPI降幅首次出现收窄,8月份PPI降幅延续收窄态势,9月份PPI降幅进一步收窄。从环比看,9月份,PPI保持上涨态势,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上行,带动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4.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3.1%。需求改善、供给偏紧,推动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1.1%。PPI与企业效益直接相关。近期,PPI持续回升,有助于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提振发展信心。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4个月回升,4月份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5%,持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随着提振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落细,企业生产经营稳步推进,工业品需求逐步恢复,叠加基数效应减弱,四季度PPI同比降幅有望继续收窄。”王立坤表示。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消费市场人气旺、活力足,将有力支撑后期物价平稳运行。“随着需求稳步恢复,市场信心逐步增强,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加上低基数效应逐步减弱,我国物价总水平有望继续回升并逐步回升到年均值水平附近。”丛亮说。(完)

上一篇:晶瑞电材定增募不超8.15亿获深交所通过 国信证券建功

下一篇:9月份CPI运行平稳 PPI同比降幅收窄——物价回升态势基本确立

热点图文
如何促进外贸稳量提质
外贸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畅通···
五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推动金···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为深入学···
央行: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民营经···
中国网财经2月21日讯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
同盾科技涉被指侵犯公民个人信···
中国网财经3月27日讯(记者张明江 见习记者朱···
服务贸易支持政策持续显效 服务···
8月17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