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财经宏观
中秋国庆黄金周将开启 一文速览假期铁路出行热点
2023-09-15 16:14:47 本站
核心提示: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题:中秋国庆黄金周将开启 一文速览假期铁路出行热点新华社记者樊曦、周圆、韩佳诺15日,中秋国庆黄金周火车票开始发售。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合一,旅客出行意愿强烈,探亲流、旅游流交织叠加,铁路客流将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假期出行,铁路部门如何做好运力保障?购票火爆,如何提高抢票成功几率?……针对假期铁路出行热点,记者一一梳理进行解答。铁路部门如何安排运力?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合一,假期时间长达8天。铁路中秋国庆黄金周运输自9月27日至10月8日,为期12天,在假期前后各延长2天,运输期限超过历年黄金周。“12天的时间里,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9亿人次。”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客运部负责人表示,从客流走势看,假期两头以长途客流为主,将出现客流高峰,中间以短途客流为主,客流将始终保持高位运行。面对假期客流高峰,铁路部门将科学调配运力资源,加大运力投放,全国铁路实行高峰运行图,日均旅客座席能力预计较2019年同期增长18.5%。铁路部门将采取动车组重联运行、普速旅客列车加挂车厢等方式,增加热门方向旅客座席,进京、进沪、进穗方向原则上满轴或满编组运行。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将根据铁路12306售票数据,灵活增开管内旅客列车。考虑到可能出现的突发大客流,铁路部门在全国主要枢纽节点储备了热备动车组、普速旅客列车车辆以及乘务人员。“数量不少于‘五一’小长假,一旦出现突发客流,随时可以上线运行,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说。购票集中,铁路12306能否应对超大访问量?铁路12306科创中心副主任单杏花表示,为应对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售票高峰,技术团队提前做好了各项技术准备工作,加强车票发售监控和例行巡检,组织技术骨干力量集中值班值守,保障售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应对售票高峰期间的超大访问量,12306技术团队采取有针对性的准备措施,在公有云应用、网络带宽扩容、防范恶意抢票等方面重点发力,确保售票系统稳定高效运行。”她说。此外,12306技术团队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运维和应急保障体系。通过多数据中心同时运行的方式避免“单点故障”发生。一旦发生故障,技术团队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尽可能缩小故障影响范围,缩短故障影响时间。部分热门车次车票为什么会出现“秒光”现象?铁路部门预计,黄金周期间,北京、上海、南京、苏州、天津、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等城市将会成为旅客出发和到达热门地区。此外,杭州将在黄金周期间举办亚运会,也将成为高铁出行的热门目的地。单杏花表示,黄金周期间旅客出行需求“扎堆”,造成局部地区和时段运能紧张,尤其在部分热门方向的线路上,一些车次始发、终到时间更为适宜。全程旅行时间更短的列车,更是许多旅客的首选出行方案。“当这些列车车票启售时,旅客朋友会选用12306网络购票、手机APP、车站窗口等各种售票渠道快速‘抢票’,可能会出现‘秒光’现象。”单杏花说。如何提高购票成功几率?单杏花表示,铁路部门将根据铁路12306客票预售、候补购票大数据和客流规律,兼顾长途和短途旅客出行需求,动态调整票额分配策略,及时将票额投放至客流需求较大的车站,最大限度保障旅客出行需求。候补购票是火车票购买中的一种特殊方式。据悉,目前铁路12306候补购票功能运行稳定,候补兑现成功率达到75%以上。单杏花建议,旅客通过提报多个“日期、车次、席别”组合的候补订单,延长候补兑现时间,可增加候补成功率。此外,针对客流高峰期,部分旅客无法买到直达车票的情况,铁路12306科创中心产品设计部部长王洪业表示,相关旅客可采用购买联程票,通过分段乘车的方式满足出行需求,12306将根据旅客出行需求和余票情况,智能推荐有余票的中转换乘方案,供旅客选择。据悉,为方便旅客中转换乘,铁路部门目前已在100个主要车站设立了站内中转换乘便捷通道,安排车站工作人员做好引导服务,旅客无需出站即可进入候车室候车,有效缩短了中转换乘时间。(完)

上一篇:欧洲央行本轮加息周期或接近尾声

下一篇:1—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

热点图文
如何促进外贸稳量提质
外贸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畅通···
五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推动金···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为深入学···
央行: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民营经···
中国网财经2月21日讯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
同盾科技涉被指侵犯公民个人信···
中国网财经3月27日讯(记者张明江 见习记者朱···
服务贸易支持政策持续显效 服务···
8月17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