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财经宏观
建设银行2022年净利润3231.66亿 把握“三道闸口”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2023-09-14 10:23:33 本站
核心提示:
中国网财经3月31日讯(记者 蔺壮壮) 昨日,建设银行于京港两地同步召开业绩发布会。发布会上建设银行行长张金良等高管层围绕信贷投放、服务实体经济、资产质量等备受市场关注问题进行具体回应。  “建设银行因建而生、因建而兴,‘哪里有建设,哪里就有建设银行’已经深入血脉。”张金良在发布会上说道。2022年,建设银行纵深推进新金融行动,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资产质量稳中向好,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2年末,建设银行集团资产总额34.60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4.37%。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224.73亿元;净利润3231.66亿元,较上年增长6.33%;净利息收益率2.02%。平均资产回报率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00%和12.27%。资本充足率18.42%,不良贷款率1.38%,拨备覆盖率241.53%。  2023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  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建设银行集团资产总额34.60万亿元,增幅14.37%;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20.50万亿元,增幅12.79%。2022年,建设银行集团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8460.17亿元,增幅10.29%。  从投向来看,建设银行2022年加大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信贷投放,精准滴灌重点领域。崔勇介绍,普惠金融方面建设银行去年净增4777亿,增速达25.49%,保证疫情期间普惠金融客户的稳定增长。先进制造业和绿色金融方面,贷款增速超过40%,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速达到60%。乡村振兴方面,建设银行截至2022年末乡村振兴贷款余额突破3万亿,增速21.85%。在基础设施建设这一传统优势领域,建设银行重点做好“两新一重”基础设施领域基金和专项债配套融资安排。基础设施贷款余额达到5.7万亿,增速平稳。另外,建设银行积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2年个人消费贷增幅达26.8%,个人经营贷增幅达80%。  展望2023年,崔勇表示,2023年信贷投放首先总量上要保持稳定的增长,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维护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其次在节奏上适度靠前。切合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节奏安排。“结合往年四个季度的信贷投放情况,我们在历史规律的基础之上,结合现在客户的需求,合理安排投放节奏,适度把投放往前赶。”崔勇在发布会上表示。  再次是结构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巩固零售大行的优势,打造个人经营贷的新赛道,力争在个人贷款上实现明显的提升。  此外,建设银行将持续巩固在普惠金融领域的优势,持续提升对小微授信客户的覆盖度,围绕小额化、小微化、便捷化的目标,加快对小微金融服务平台的打造与升级,为小微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同时,保持制造业、绿色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信贷投放高增速态势;围绕康养、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等六大板块,加大对幸福产业的投入。  把握“三道闸口”加强风险管理  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建设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928.25 亿元,较上年增加267.54亿元;不良贷款率1.38%,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2.52%,较上年下降0.17个百分点。其中,境内公司类不良贷款率2.08%,个人类不良贷款率0.55%,境外和子公司不良贷款率2.18%。  从资产分类角度看,2022年末,建设银行不良率1.38%,逾期贷款率1.03%,低于不良率35个基点,逾期和不良的剪刀差是-740亿,连续23个季度为负。从拨备覆盖角度来看,建设银行不良贷款数额2928亿,拨备额已经达到7072亿。“拨备是不良贷款的2.5倍,我们有充足的能力覆盖当前的风险,也有充足的信心来抵御潜在的风险。” 张金良指出。  关于2023年的资产质量情况,张金良表示,银行的资产质量既受实体经济走势的影响,也与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密切相关。“新的一年,要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持续把好新增入口,存量管控,以及不良处置‘三道闸口’,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坚决守住一张干净、健康的资产负债表。”  具体来说,增量方面,建设银行将通过强化客户选择集中度管控,确保新增贷款的投向和质量。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全面穿透的原则,把集团范围内境内外母子公司承担实质性风险的所有业务纳入统一授信管理,实行统一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标准,防范此退彼进,母退子进,防范客户通过多种产品或者复杂交易结构融资带来的隐性的集中度风险和交叉传染的风险。  存量方面,建设银行发挥建设银行金融科技的优势,持续强化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设。提早发现风险,处置风险。同时,张金良称,对于已经形成的不良贷款要进一步强化经营思维,创新风险管理理念,风险化解的手段,对于有前景的企业积极支持盘活,进一步加大不良贷款的处置、核销,加快信贷资金流转,为信贷结构的调整和效益的提升提供坚实的支撑。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相信2023年我们的资产质量运行仍然保持在合理区间,信贷成本保持平稳。” 张金良在发布会上说道。

上一篇:交通银行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921.49亿元 同比增长5.22%

下一篇:六大行业绩出炉,谁最能赚?谁发钱最大方?

热点图文
如何促进外贸稳量提质
外贸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畅通···
五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推动金···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为深入学···
央行: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民营经···
中国网财经2月21日讯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
同盾科技涉被指侵犯公民个人信···
中国网财经3月27日讯(记者张明江 见习记者朱···
服务贸易支持政策持续显效 服务···
8月17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