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财经宏观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 我国经济整体回升向好
2023-08-10 11:10:55 本站
核心提示: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 我国经济整体回升向好】国家统计局7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经济增速明显快于主要发达经济体,彰显出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  总体来看,上半年,我国经济整体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同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需加力。  5.5%是含金量较高的增速  “上半年5.5%的增速明显快于去年全年3%的增速,也快于疫情3年年均4.5%的增速,经济回升态势比较明显。同时,5.5%的经济增速,也是含金量较高的速度。”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  5.5%的经济增长在全球范围内是较快的增速。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低迷,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近期,主要国际组织上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经济恢复向好。  5.5%的经济增长是结构改善、动能优化的增长。从需求看,经济增长由去年的以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转为今年的以消费和投资拉动为主。其中,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提升。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7.2%。从生产看,经济增长由去年以工业推动为主,转为服务业和工业共同推动,服务业贡献大幅增加。上半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1%。  5.5%的经济增长是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增长。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9%,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0.8%。同时,绿色转型成效明显,与经济增长协同作用增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5%、54.5%。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4%。  5.5%的经济增长是高水平开放扩大、贸易结构优化的增长。我国积极扩大高水平开放,促进贸易结构优化,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加强经贸往来,效果不断显现。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其中附加值较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65.5%。贸易多元化发展向好,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发展较快。  5.5%的经济增长是就业扩大、民生改善的增长。今年以来,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下降,6月份降至5.2%,接近疫情前同期水平。就业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增加。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8%,比上年明显加快,经济恢复向好带动居民消费意愿提升,促进消费支出增加。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7.6%。  5.5%的经济增长是粮食、能源安全得到巩固的增长。尽管夏粮生产在收获时期遭遇“烂场雨”不利影响,但仍然实现丰收,产量居历史第二高位。上半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同比增长2.7%,有力保障了生产生活用能。  不存在通缩现象  数据显示,6月CPI同比持平、PPI同比下降5.4%,社会上有关通货紧缩的讨论增多。对此,付凌晖表示,中国经济目前不存在通货紧缩现象,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尽管价格目前阶段性处于低位,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等相关指标来看,中国经济都不符合通货紧缩条件。  从价格看,上半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能源价格回落,带动国内能源价格走低。同时,国内车企降价促销、猪肉价格转降,加之上年同期基数较高,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总体回落。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CPI涨幅低位运行是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阶段性的。”付凌晖表示,从供给看,疫情期间,我国大力实施助企纾困,保障了量大面广经营主体的生存。疫情影响消退后,我国凭借完善的产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市场供给快速增加。从需求来看,过去3年受疫情影响,居民和企业收入受到一定影响,相应的市场需求恢复需要一定时间。生产和需求恢复不同步,一定程度上造成CPI涨幅低位运行。  国际输入性因素以及上年同期基数较高,也是导致CPI涨幅阶段性回落的重要原因。付凌晖表示,未来,随着我国经济恢复向好、市场需求逐步扩大、经济循环畅通,供求关系将逐步改善。加之去年同期高基数因素逐步消除,价格涨幅会逐步回归合理水平。  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向好  “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表明经济边际改善和稳定恢复态势没有改变,但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应充分估计三四季度经济增长面临的不确定性,充分估计协调平衡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工作的迫切性。  付凌晖表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也没有改变。随着促进发展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向好。  下阶段,就业形势继续改善,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有利于带动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提升。同时,推动新能源汽车销售、绿色智能家电等促消费政策显效,将有利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恢复向好。居民文化旅游、健身体育等服务性消费需求加快释放,研发设计、商务会展等生产性需求增多,将带动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助力经济稳定运行。  此外,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绿色发展动能充沛,在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同时将助力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畅通经济循环,将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随着国内经济循环畅通,促消费和扩内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市场信心有望逐步恢复,经济复苏动能将进一步增强。  “从全年看,尽管面临压力和挑战,但随着就业改善、居民收入增加、内需拉动逐步增强、供给结构优化调整、新动能成长壮大,经济将稳步恢复,发展质量将继续提升。因此,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也有能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付凌晖说。

上一篇:持续加力巩固经济恢复态势

下一篇:统计局: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331937亿元 同比增长6.4%

热点图文
如何促进外贸稳量提质
外贸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畅通···
五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推动金···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为深入学···
央行: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民营经···
中国网财经2月21日讯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
同盾科技涉被指侵犯公民个人信···
中国网财经3月27日讯(记者张明江 见习记者朱···
服务贸易支持政策持续显效 服务···
8月17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