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中,嘉银科技宣布其贷款撮合交易量突破了千亿大关,达到了惊人的1008亿元,同比增长14.4%。这一数字无疑为嘉银科技的市场表现增添了一抹亮色。然而,在光鲜的业绩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首先,尽管嘉银科技的贷款撮合交易量持续增长,但其盈利水平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2024年,嘉银科技实现净利润10.56亿元,同比下降18.5%,降至近三年的最低点。这一数据表明,嘉银科技在追求业务规模扩张的同时,并未能有效控制成本,导致盈利空间受到挤压。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嘉银科技的资产质量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据披露,截至2024年末,嘉银科技180天以上的拖欠率显著提升至2.39%,较2023年末上升了0.29个百分点,达到了2021年以来的新高。这一数据反映出嘉银科技的贷款逾期情况正在恶化,潜在的风险正在不断累积。在业务拓展方面,嘉银科技虽然加大了新客拓展力度,但获客成本的不断攀升也对其盈利能力构成了威胁。2024年全年,嘉银科技的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4.4%至19.1亿元,占收入的比重高达33%。高昂的获客成本不仅挤压了嘉银科技的利润空间,还可能导致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天眼查App显示,嘉银科技成立于2011年6月,由创始人严定贵抵押房子贷款,联合另外三名股东而成立。2019年5月,嘉银科技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旗下拥有两个主要的借贷品牌:“你我贷”和“极融”。“你我贷”和“极融”两个平台也成为嘉银科技重要的“输血”工具。此外,嘉银科技在收费方面也存在诸多争议。据消费日报网报道,多名消费者反映,在嘉银科技旗下平台借款时,被收取了高额的担保费、服务费等额外费用,导致综合贷款利率水平居高不下。这些投诉不仅损害了嘉银科技的品牌形象,还可能引发监管部门的关注,给其带来更大的合规风险。在黑猫投诉上,近期一位消费者投诉称,在你我贷上贷款21000元,除被收取利息外,每期需支付担保服务和融资咨询服务费合计262.63元,推高了综合贷款利率水平。消费者要求退还除利息以外的费用。黑猫投诉平台信息显示,目前有7.4万多条投诉中包含搜索词“你我贷”,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还款利息高”“额外收取高额服务费”“过度催收影响正常生活”等方面。对于平台收取高额担保费的相关投诉,“你我贷服务”账号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回复称“平台是合法合规经营,利率均在法律法规允许及协议约定的范围内”。不过,据消费日报网报道,你我贷平台上关于融资担保服务的协议藏的十分“隐蔽”。据消费日报网报道,记者尝试在“你我贷”App借款时,页面显示完成身份认证预估可借6.18万元,但在填写姓名、身份证号时,还须勾选同意《合作方借款及相关授信服务协议》等4份协议。而点进这4份协议后记者发现其中还内嵌了500多份协议。其中,和嘉银科技旗下的海南银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相关的担保协议内嵌在《风险告知书及个人信息授权书》里的5份合同之中。此外“你我贷”App还与其他网贷平台合作,为用户提供借款推荐服务。桔多多等这数十家合作方的服务协议包含在《合作方借款及相关授信服务协议》中,合计约545份。如《委托担保咨询服务协议》等相关的服务协议便“深藏”在这500多份协议中。值得注意的是,嘉银科技在2024年底斥资13.5亿元买下了上海某处高端商业地产用作公司新总部。这笔巨额支出不仅超过了该公司过去一年的利润,还引发了市场对其资金状况的担忧。在盈利水平下滑、资产质量承压的情况下,嘉银科技此举是否明智,仍有待观察。更为严重的是,嘉银科技还面临着贷款“黑灰产”的侵扰。一些债务优化公司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广告,声称可以帮助消费者退回在嘉银科技旗下平台借款时支付的额外费用。这些活动不仅损害了嘉银科技的声誉,还可能引发消费者的恐慌和不安,进一步加剧其业务风险。“用过你我贷的注意了,费用可退”“你我贷、极融退费退息10000+”……据消费日报网报道,社交平台上出现了这类和嘉银科技旗下贷款产品相关的减免息费的广告,广告主大多是一些债务优化公司。为了吸引潜在客户,广告中还挂出了近期多位客户协商退息退费成功的案例,显示协商成功后消费者收到了退还的现金或是还款返现券。从广告信息看,成功退回的费用大多是会员费、权益费用等额外收取的息费。具体到你我贷、极融平台便是极享黑卡费用和部分息费。如某案例显示,“邓女士退息协商成功,退费12120元,包括黑卡4160元和息费7960元,签署和解函后50天内到账银行卡”。综上所述,嘉银科技在贷款撮合交易量破千亿的背后,隐藏着盈利水平下滑、资产质量承压、获客成本攀升、收费争议不断以及贷款“黑灰产”侵扰等多重隐忧。这些问题和挑战不仅考验着嘉银科技的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也给其未来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上一篇:宜兴高铁高岚河特大桥顺利合龙
下一篇:多路资金入场力挺 沪指日线八连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