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黄坤)日前,杭州银行交出2024年度“成绩单”:该行营收、归母净利润保持双增长态势,分别较上年增长9.61%和18.07%;资产总额21123.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72%。不良贷款率保持0.76%的历史低位。在净息差收窄、行业加速分化形势下,杭州银行已连续多年实现业绩双增长,上市以来普通股现金分红将超188亿元。杭州银行韧性业绩的“密钥”,就是资产负债结构优化和调整。杭州银行董事长宋剑斌在致股东的信中表示,2025年是杭州银行“二二五五”战略收官之年,更是新征程的起笔之处,将以客户为中心,以效能为导向等,加快实现全体杭银人“优等生、好银行”的共同愿景,为股东和投资者创造更加丰厚的回报。显韧性: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分红总额连年攀升在行业息差收窄、风险抬头、盈利承压等挑战下,杭州银行交出了一份有韧性的“成绩单”。截至2024年末,杭州银行资产规模突破2.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72%,增速位居上市银行前列。经营效益方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3.81亿元,归母净利润169.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61%和18.07%,盈利增速持续领跑同业。剖析收入结构来看,杭州银行2024年实现利息净收入244.57亿元,同比增长4.37%,在行业息差压力越来越大背景下,这样的增长得益于该行资产负债布局调整与优化。报告期,杭州银行非利息净收入139.24亿元,同比增长20.21%,成为营收增长的重要引擎。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6.98亿元,同比下降0.18%;投资收益为73.2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75亿元,增幅29.66%。在保持业绩韧性增长的同时,杭州银行也在为投资者提供“真金白银”的回报。2021-2023年度,杭州银行年度分红总额分别为20.76亿元、23.72亿元、30.84亿元。该行2024年现金分红达每10股人民币6.5元,实现分红总额同比增长29%。自上市以来,该行普通股累计现金分红规模将超过188亿元。得益于稳定的分红政策以及经营业绩韧性增长等因素,杭州银行也获得越来越多市场资金的关注。今年1月,杭州银行披露,新华保险拟以协议转让方式收购澳洲联邦银行持有的杭州银行约3.3亿股股份,转让价款43.17亿元。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新华保险将成为杭州银行第四大股东。广发证券银行分析师倪军表示,险资举牌有助于杭州银行稳定股权结构,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股东基础以及新的发展机遇。优结构:资产负债结构优化 加快引导负债成本下行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中,银行的经营和发展,要努力实现好质量、规模、风险、效益的协调统一,首要就是深化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稳住营收大盘,确保盈利能力稳健可持续。与多家中小银行净利息收入呈下行趋势不同,截至2024年末,杭州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4.37%,该行净利息收益率1.41%,保持在合理水平。这主要得益于杭州银行负债端成本下降,该行日均低付息存款增速超过40%,全年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15个基点。在息差收窄压力下,杭州银行近年来持续强化定价策略引导和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采取了三大策略构筑息差收窄压力“缓冲带”,推动经营效益提升:优化内部资产结构、持续降低负债成本、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投资业务。从资产端来看,信贷资源的投放要从“粗放”到“精准”,信贷资源向民营小微企业、科技企业等重点领域倾斜。2024年末,杭州银行制造业贷款、绿色贷款、科技贷款、普惠型小微信用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26.27%、21.52%、29.52%、29.91%。压降负债成本,则成杭州银行破局“低息差”经营环境的关键。该行一方面发行金融债券和同业存单,跟随市场多次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和产品价格;另一方面优化负债结构、提升负债质量、主动加强对长期限、高成本的负债管控。2019年末至2024年末,该行计息负债平均利率分别为2.63%、2.43%、2.39%、2.32%、2.28%、2.13%。杭州银行在稳定净利息收入基本盘的同时,也在开辟业务增长新路径,加快培育财富管理等中间业务发展新动能,提升非息收入贡献。2024年,杭州银行非息业务收入占营收比例提升至36.28%,同比增加3.20个百分点。杭银理财存续产品规模超过43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展望2025年息差走势,杭州银行表示,在资产端利率进一步下行背景下,该行整体息差水平预计仍处于下降通道,但受益于负债成本的有效管控,息差降幅将呈现逐渐收窄态势。今年,杭州银行将继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大类资产配置主动管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优化内部资产结构。同时,进一步加强息差管理,充分把握市场机遇,坚定地向“轻资本、流量化、国际化、数字化”转型,推动优质资产增长,加快引导负债成本下行。强化负债成本主动管理,有哪些新打法?杭州银行将动态调整存款定价策略,有效降低存款利率水平:一方面,完善结算存款体系化打法,带动活期存款规模稳健增长,继续加强存款期限、结构的主动管理,有序降低存款利率;另一方面,根据市场利率走势,灵活安排市场化资金融入,助力负债成本整体下降。质量优:不良率保持行业低位 为业务发展夯实基础在利差较低的市场环境下,有效控制风险等同于创造收益。除了通过资产负债两端的结构化调整、精细化管理提高效益外,杭州银行也在进一步夯实资产质量,展现了出色的风险管理能力。风险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考验一家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宋剑斌在致股东的信中提到,杭州银行通过动态调整风险策略、充实风险合规管理“工具箱”、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深化数智风控技术应用,不断提升全面风险防控水平,持续巩固资产质量优势。截至2024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0.76%,与上年末持平,保持行业低位;拨备覆盖率541.45%,保持较高水平。两项核心指标均居上市城商行前列,为后续的业务发展和结构调整劣实了基础。从产品类型来看,截至2024年末,杭州银行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75%和0.77%,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上升0.18个百分点。个人贷款中,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不良率抬头。针对部分个体经营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承压,个人经营性贷款风险暴露有所增加,杭州银行表示,该行采取存量客户分层分类管理、开展滚动排查、实施结构调整、重塑升级小微信贷风控模式等措施,缓解不良贷款率上升压力。“存量个人经营性贷款担保结构中以住宅类抵押为主,相关业务整体风险可控。”对于个人消费贷款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杭州银行采取了审慎控制业务规模和增速、调整优化客群和产品结构、加大线下人工风控介入等措施,控制不良贷款过快生成。“目前互联网贷款规模和占比相对较低,合作方限于少数头部互联网金融机构,整体业务风险可控。”对于2025年经营发展,杭州银行表态,争做“优等生、好银行”,将更加重视拓客户、做结算、做代发、增营收、控风险,加快打造细分市场差异化竞争优势。主要经营目标为:2025年末资产总额较2024年末增长6.1%左右,2025年实现净利润增幅8%左右,不良贷款率控制在0.8%以内,各项核心监管指标保持达标。
上一篇:南粤银行5.78亿贷款追偿遇阻,借款方深陷债务危机,或成为坏账
下一篇:打造高层次会计审计人才培养新高地!上海财经大学高级会计审计学院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