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财经宏观
高效发射打开商业航天新蓝海
2025-03-16 11:37:34 中国网 作者:佘惠敏
核心提示:
近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1号发射工位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长征八号遥六运载火箭以“一箭十八星”方式将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此前,海南商发2号工位已于去年11月底首发成功。两个工位均首飞告捷,说明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已具备“双工位、多型号、高频次”发射能力,也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迈入高效发射“快车道”,将为全球商业航天注入强劲新动能。  如果将火箭比作飞机,卫星比作乘客,那么航天发射场就是供乘客登机、飞机起飞的机场。商业航天产业链上,火箭、卫星、专属发射场“三大件”缺一不可。  从早期的“长征”系列一枝独秀,到如今商业航天火箭百花齐放,中国火箭在运载能力、技术创新和市场化应用方面不断突破,多家商业航天企业探索运载火箭的回收和可重复使用,并取得可喜进展。商业卫星从“少量定制模式”向“批量模式”转变,像生产电脑一样批量生产卫星逐步成为可能。千帆星座及GW星座两大“万星星座”的卫星均已成功开启发射计划,这意味着,后续将有持续、稳定、庞大的商业发射需求。  从“三大件”产能匹配看,中国商业火箭、商业卫星都已红红火火,而商业航天发射资源却相对紧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起步晚但发展快,正在补齐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上的最后一块短板。  我国有酒泉、太原、西昌、文昌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与酒泉、太原及西昌相比,在海南文昌建设卫星发射场具有纬度低、射向范围宽、运载效能高、运输限制少、落区安全性好等优点。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是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2022年7月开工建设,至2024年6月竣工,如今已正式启用“双工位”发射体系。从动工建设到“双工位”投用仅用时32个月,中国效率再一次令世界瞩目。“双工位”模式下,海南发射场的年发射能力预计将达30发以上,发射效率与国际主流商业发射场比肩。中国商业航天此前长期面临的发射场资源供不应求局面有望得到缓解。  这一效率提升,将向产业链上下游传导。对火箭企业而言,高频发射意味着技术迭代加速,可更快验证新型发动机、可回收技术等;对卫星公司来说,密集的“太空班车”将降低单次发射成本,推动星座大规模部署;对测控、保险、数据服务等配套产业而言,相关公司也将随业务量增长实现规模化升级。  当然,“双工位”能力只是中国商业航天效率升级的起点。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期还有3号、4号两个工位在建。按规划,二期项目2026年底建成后,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年总发射能力将达到60发以上。  发射效率跃迁的背后,是我国商业航天企业从“国家队补充”转向“新质生产力引擎”的定位升级。2015年我国印发《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航天领域,商业火箭和商业卫星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有研究报告显示:从2018年至2023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由0.6万亿元增至1.9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3%。  太空资源的开发速度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大航天时代的站位。海南发射场“双工位”的落地,恰似按下了中国商业航天的“加速键”。中国正以高效可靠的姿态打开星辰大海的产业新蓝海,重塑人类探索太空的经济逻辑。(责任编辑:朱赫

上一篇: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打响收官战 截至去年底主体任务平均完成率超70%

下一篇:央视315晚会曝光电子签高利贷,借贷宝人人信被点名

热点图文
如何促进外贸稳量提质
外贸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畅通···
五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推动金···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为深入学···
央行: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民营经···
中国网财经2月21日讯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
同盾科技涉被指侵犯公民个人信···
中国网财经3月27日讯(记者张明江 见习记者朱···
服务贸易支持政策持续显效 服务···
8月17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