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财经宏观
2025年一季度金融市场积极因素多 多项增量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
2025-01-21 16:14:30 中国青年报 作者:朱彩云
核心提示:
2024年金融发展成色如何?央行近日发布的2024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2.26万亿元。2024年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0%,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3%,狭义货币(M1)同比下降1.4%,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  作为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的领先指标,M1能直观体现市场经济的活力,流动性仅次于流通中货币(M0),M2则同时反映现实购买力和潜在的购买力。  “M1、M2增速提升是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各项增量宏观政策逐步起效的重要表现。”全国青联委员、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专委会主任、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杨赫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自2024年8月份专项债发行提速以来,财政资金拨付支出明显加快,大量的财政存款转化为企业和居民存款,推动M1、M2增速上升。其次,在地方政府债务和房地产市场风险得到缓释的带动下,经营主体的预期正逐步改善,社会融资需求回升明显。此外,2025年春节提前至1月份带来的错位效应使企业集中发放工资和奖金的时间随之提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居民活期存款增长并带动M1增速提升。  央行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8.09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7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73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5万亿元。在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钟林楠看来,居民中长期贷款由于2024年12月地产销售改善而好转。他认为,2024年前11个月新增人民币信贷明显同比收缩,2025年有望重回同比正增长。  “2024年年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余额为408.34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比上月高0.2个百分点。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在国新办近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张文红表示,从结构上看,2024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主要呈现四方面特点,即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贷款保持合理增长、金融体系配合财政持续发力、企业债券融资高于上年同期水平、表外融资中的信托贷款同比多增。  回顾2024年货币政策的调整轨迹,央行两次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共1个百分点、两次下调央行政策利率共0.3个百分点。“(调整)力度都是近年来最大。”央行副行长宣昌能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贷款利率稳步下行,12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为3.43%,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为3.11%,同比下降0.88个百分点。  他尤其提到在利率传导上,央行明示了主要政策利率,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同时,强化利率政策执行,治理资金空转,大力整改手工补息,优化对公存款、同业活期存款利率自律管理,节省银行的利息支出,为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平衡银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来自信贷结构优化方面的数据是:2024年年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9%,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6%,继续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速。  对此,宣昌能解读称,央行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有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户,以及对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年末,银行营销对接项目达2.2万个,已签订贷款合同等待企业随时提款金额达到8389亿元。”  “在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居于首位。”央行新闻发言人、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做好“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他举例说,科技金融方面,除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外,央行深入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优化科技企业跨境融资制度机制,构建多元化接力式科技金融体系。在绿色金融方面,央行优化碳减排支持工具,在上海试点将支持范围扩展到低碳转型。在普惠金融方面,央行将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2%降到了1.75%,额度增加了1000亿元。“目前,各领域政策框架基本健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五方面实现全覆盖,成效持续显现。”邹澜说。  对于下一步政策考虑,邹澜介绍,央行将制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意见,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细化政策举措,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举措方向包括三方面,即强化正向激励,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拓宽融资渠道。  眼下,2025一季度经济能否实现“开门红”受到关注。杨赫注意到,2025年一季度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有不少值得关注的积极因素。“一是2024年四季度以来的各项增量政策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提振市场主体的信心,二是一季度将召开的全国两会或将进一步明确全年经济工作重点,为信贷投放和债券投资指引更加具体的方向,三是一季度的农历春节是消费市场的传统旺季,也将催生各类消费相关的金融服务需求。”杨赫同时补充说,在关注内部因素的同时,也要重视外部风险的新变化,并前瞻做好相关风险预案。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也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四季度例会提出的重要内容。该例会明确提及“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在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看来,除央行释放下阶段货币政策调整利好信号外,财政部也透露了财政赤字规模及赤字率将进一步提升的信号。他认为,大力挖掘内需,满足企业和居民资金需求将成为2025年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发力方向。加之基数效应影响,预计主要金融数据有望明显转暖。

上一篇:营口银行3亿股股权拍卖暂缓,债权人或涉在安信信托爆雷中套贷转贷

下一篇:新一批消费券来袭 2025年消费市场再添新动力

热点图文
如何促进外贸稳量提质
外贸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畅通···
五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推动金···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为深入学···
央行: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民营经···
中国网财经2月21日讯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
同盾科技涉被指侵犯公民个人信···
中国网财经3月27日讯(记者张明江 见习记者朱···
服务贸易支持政策持续显效 服务···
8月17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