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易日盛(002713.SZ)发布权益变动提示性公告,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小米集团旗下企业,下称“小米科技”)在1月14日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减持公司2.32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055%,减持均价为4.63元/股。这是小米科技入股东易日盛以来的首次减持。2021年1月,小米科技受让东易日盛控股股东东易天正持有的2100万股东易日盛无限售流通股。当时,凭借5.01%的股权占比,小米科技一跃成为东易日盛的第二大股东。早在2024年12月,东易日盛已对小米科技的减持计划进行了预披露,小米科技的计划是在2025年1月13日至4月11日三个月内,最多减持东易日盛419.54万股股份,公告披露的减持原因是“自身资金需求”。小米科技的减持仍然引发了市场的遐想,但其根源性原因不在于减持本身,而是东易日盛于2024年5月陷入的资金危机。2024年5月中旬,来自北京、武汉、郑州和无锡等多个城市的业主向时代财经反映,他们与东易日盛旗下门店签订了装修合同,但房子还未完成装修,却陆续遭遇停工,更有业主称“刚交完钱准备干活,人家就‘跑路’了”。业主们对此感到颇为意外。在许多业主看来,东易日盛是一家稳定经营的老牌家装公司,这也是他们选择东易日盛的重要原因。曾经的东易日盛风头无两。2014年2月,东易日盛作为“家装第一股”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此后,东易日盛的持续扩张,2021年营业收入达到上市以来的巅峰,将近42.92亿元,业务遍布全国200多个城市,随后东易日盛营业收入萎缩,同时陷入持续亏损。“跑路”传言引起了深交所的关注。2024年5月23日,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时,东易日盛称,受到行业景气度下行和公司战略规划调整的影响,为适应市场变化、优化内部经营结构、减少低效店面,2021年末以来,东易日盛持续整合、关停部分门店。其中,2023年全年关闭了15家门店,2024年1月至5月23日关闭13家。根据东易日盛不完全统计,2023年至2024年5月23日,因闭店涉及未能按原有流程履约的客户1792户,金额约 1.63亿元;涉及供应商厂家716个,未支付的采购金额约8560万元。针对关闭门店导致无法按照合同约定向消费者交付装修工程、无法按时向供应商支付款项等问题,东易日盛称公司采取了5项措施以维护消费者、供应商合法权利,包括寻找外部战略投资者、处置公司办公写字楼、厂房、仓库等资产。
上一篇:京津冀低空经济协同发展潜力大
下一篇:顶层设计进一步畅通募投管退良性循环 政府投资基金将迈入高质量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