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财经宏观
规范贷款网络营销活动倡议发布
2024-07-17 19:27:11
核心提示:
人民网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杜燕飞)当前,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数字化营销活动层出不穷。为了促进贷款网络营销活动健康发展,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日前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委托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开展贷款网络营销活动的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呼吁金融机构和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规范开展贷款网络营销活动。《倡议》明确,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不得介入或变相介入授信审批、合同签订、资金划转等贷款核心环节。金融机构和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应当落实客户适当性管理的相关要求,践行负责任金融的理念,将各类贷款产品推介给适当的借款人,不得针对在校大学生、老年人等资信脆弱人群实施精准营销。“《倡议》将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频台规范金融产品营销,更好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防止过度营销和不当诱导,帮助消费者特别是大学生、新市民等群体合理适度借贷、捂紧‘钱袋子’。”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倡议》强调互联网平台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破坏公平竞争,不得实施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这有助于净化金融市场竞争秩序,减少不公平竞争行为,促进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健康发展。针对业内关注的数据安全,《倡议》强调,金融机构和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应当采取必要的技术安全措施,保障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被篡改和丢失。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发布,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工作划定红线、明确原则、提供遵循。这要求金融机构在实施数字化营销的全过程,应该提高用户信息数据保护意识,增强用户信息获取的合规性和数据应用的安全,以最严格的标准保障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倡议》表示,通过直播、自媒体账号、互联网群组等网络渠道开展贷款营销,营销人员应当为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并具备相关金融从业资质,不得利用或假借国家机关、行业协会、学术机构等名义进行虚假宣传或有可能误导金融消费者的宣传,利用专业人士、文体明星、网红等社会公众或知名人物的名义或形象进行营销应当遵守金融、市场、网信等管理部门有关规定。“在数字化营销活动中,金融机构不能借用专业人士和演艺明星的名义或者形象对金融产品进行推荐、证明;自主通过直播等方式开展营销活动,营销人员应当为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并具备相关专业资质。”董希淼说。

上一篇:亚行上调亚太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预期

下一篇:上期所修订《上期综合业务平台保税标准仓单交易业务规定(试行)》

热点图文
如何促进外贸稳量提质
外贸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畅通···
五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推动金···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为深入学···
央行: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民营经···
中国网财经2月21日讯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
同盾科技涉被指侵犯公民个人信···
中国网财经3月27日讯(记者张明江 见习记者朱···
服务贸易支持政策持续显效 服务···
8月17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