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财经宏观
两银行率先“试水”销售超长期特别国债 开卖当日即告罄
2024-06-04 21:19:38 财经宏观
核心提示:
 部分银行“试水”开卖超长期特别国债。 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5月20日招商银行、浙商银行对个人客户开放首批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购买渠道,当日两家银行销售额度均已告罄,未来或将再次开放认购。  市场人士提示,个人投资者在购买超长期特别国债前,应对产品风险等级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客观充分评估,以交易获利为目的的投资者需对上市交易后的价格波动保持密切关注。  开售当天迅速告罄  在存款利率下行、大额存单停售的背景下,钱往哪里去?投资者有了一种新选择。  5月17日,备受瞩目的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正式发行。三日后,招商银行、浙商银行率先对个人投资者开放特别国债购买渠道,购买时间仅限当天。5月20日,两家银行合计5.3亿元的销售额度一开卖即告罄。  记者注意到,超长期特别国债首次销售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特征:由于浙商银行销售总额较少,开售后迅速售空,临时增加额度后再次快速告罄;招行虽同样售罄,但并未出现需要排队抢购的情形。  “根据发行前摸排的客户需求,首批上柜一级认购额度2000万元,手机银行App上10分钟售罄。不少客户反馈希望我们可以多加些额度,因此11点我行临时增加1000万元额度,也迅速售罄。”浙商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从招行北京地区多家支行了解到,招行本次销售额度为5亿元,销售情况则相对平稳。“20日我们支行只售出了两笔超长期特别国债。”北京市西城区某招行支行工作人员称。  未来商业银行是否会再次开放购买?浙商银行相关人士回应记者,根据财政部公布的发行计划,后续20年期、30年期、50年期特别国债还将继续发行。“届时我行将视客户需求开放认购。”该人士表示。  大行暂未行动。记者向多家国有大行工作人员求证后得知,目前暂未接到超长期特别国债针对个人投资者发售的相关通知。  “本期3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在柜台市场暂时仅对金融机构销售。”一位工商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何时针对个人客户发售需要等待相关通知。  投资价值几何?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投资价值如何?  根据上述银行的销售信息,本期超长期特别国债票面利率为2.57%,期限为30年期,100元起购。个人投资者如持有到期,则可每半年稳定获取利息,且到期还本;也可在债券上市后进行二级交易。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随着存款利率下行、银行大额存单停售等,购买国债成为广大投资者的主要选择之一。  “对个人投资者来说,国债是国家信用,属于无风险资产。投资长期国债可以获得安全、稳定的长期投资收益。在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如果投资者以获取长期利息收入为目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风险收益性价比还算不错。”冠苕咨询创始人、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认为。  上述浙商银行人士告诉记者,本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售前由该行总行牵头,分支行进行客户摸排,客户有较强投资需求。“客户咨询的问题主要涉及购买渠道、额度限制、年龄限制、安全性、收益测算、流动性、手续费和报价等。”  购买前应考量多重因素  今年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为记账式国债。“记账式国债的交易价格随市场行情波动,投资者买入后,可能因价格上涨获得交易收益,也可能因价格下跌面临亏损风险。因此,不以持有到期而以交易获利为目的的投资记账式国债的个人投资者应具有一定投资经验和风险承担能力。”财政部强调。  周毅钦解释称,由于此次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久期很长,而债券价格波动和久期直接挂钩,“未来数十年的不确定性较大,如果市场利率出现上行,这类国债可能存在潜在利率风险,进而对债券价格产生较大影响。如果投资者以获取资本利得为目的,将不得不调整持有策略。”周毅钦说。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亦称,超长债票息率更高,价格波动幅度更大,且流动性低于短期限品种。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在配置过程中应结合自身风险偏好、投资期限、收益目标等多重因素综合考量。

上一篇:险资加码权益投资 长城人寿连续举牌两家上市公司

下一篇:上市首日两次停牌 超长期特别国债狂飙

热点图文
如何促进外贸稳量提质
外贸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畅通···
五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推动金···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为深入学···
央行: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民营经···
中国网财经2月21日讯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
同盾科技涉被指侵犯公民个人信···
中国网财经3月27日讯(记者张明江 见习记者朱···
服务贸易支持政策持续显效 服务···
8月17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