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财经宏观
项目开工率超七成 万亿增发国债加快落地见效
2024-06-02 00:10:08 财经宏观
核心提示:
去年我国增发1万亿元国债,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记者获悉,相关资金已于今年2月前全部下达到各地方。各地正在抓紧推动增发国债项目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落地的1.5万个项目开工率超过70%。相关部门将推动剩余项目力争在6月底前全部开工,眼下,石家庄市高邑县农村公路水毁重建工程乡道Y359白西线北焦村段机械设备轰隆作响,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护坡浇筑作业。今年高邑县水毁农村公路及附属设施恢复重建工程总里程3.759公里,总投资1245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以上。据介绍,今年石家庄市农村公路增发国债项目涉及30个项目包,国债资金共下达7.31亿元。44个阶段性恢复项目已完工,其余167个国债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去年下半年,我国增发1万亿元国债,主要用于8个重点领域,包括支持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等。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此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完成了全部三批共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清单下达工作,将增发国债资金落实到约1.5万个具体项目。“增发国债项目进展总体顺利。”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近日表示,各地正在抓紧推动项目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在已落地的1.5万个项目中,已开工建设的约1.1万个,开工率超过70%。特别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总体进展较快,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8省市项目开工率达到80%左右。一批与民生福祉密切相关的教育、医院、道路、供水等项目已基本完工,能够在汛期前投入使用。1万亿元增发国债中,超过一半用于防洪排涝等相关水利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地方水毁工程修复及灌区建设等水利工程项目。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1至4月,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已实施5870个项目,完成投资1060亿元。其中,大中型灌区新建和现代化改造项目927项,完成投资175亿元。“去年增发国债用于支持灌区的项目数量近1200个,为推进灌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这些项目完成后可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约6000万亩。”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一级巡视员张敦强说。值得注意的是,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全部列为中央财政赤字,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不增加地方偿还负担。业内专家表示,增发国债极大地缓解了地方资金压力,既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提升灾害防治能力,也有利于托举基建支出保持一定强度,扩大有效投资。“伴随增发国债资金全部下达地方,增发国债资金重点投向的农林水事务、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一季度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3.1%、12.1%,增速较去年同期及去年全年均有抬升。”中诚信国际研究院研究员闫彦明说。记者了解到,下一步,相关部门还将推动增发国债项目加快建设实施。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组织召开的全国2023年增发国债项目实施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将推动增发国债项目于今年6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特别是推动加快防汛、水毁等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重点恢复重建工程在今年汛期前建成并投入使用。李超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从资金下达、项目推进和过程监督等全链条作出了一系列安排,确保按时保质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充分发挥国债资金的效益。其中,建立了项目在线调度机制,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督促。同时,组织地方对项目进行自查,在此基础上,今年分三批对31个省份的项目开展全链条全周期式实地督导,帮助地方解决困难、推动项目加快落实。来源:经济参考报

上一篇:总额400亿元 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天将发行

下一篇:“气球贷”重现江湖?平安银行上海分行:产品已下架,正在整改

热点图文
如何促进外贸稳量提质
外贸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畅通···
五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推动金···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为深入学···
央行: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民营经···
中国网财经2月21日讯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
同盾科技涉被指侵犯公民个人信···
中国网财经3月27日讯(记者张明江 见习记者朱···
服务贸易支持政策持续显效 服务···
8月17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