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财经宏观
财政收入回升增强扩内需动能
2023-05-22 08:21:45 来源:数字智造
核心提示: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财政收入回升增强扩内需动能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为财政收入企稳回升提供了坚实基础。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发力,着力拉动投资、消费。要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同时要确保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8.3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在一季度实现由负转正之后,财政收入进一步企稳回升,增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扩内需的动能。  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在一季度经济运行良好开局的基础上,近日发布的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也显示,向好因素累积增多,经济延续恢复态势。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为财政收入企稳回升提供了坚实基础。  同时,从一季度的0.5%增速到前4个月的11.9%增速,财政收入“大增”的背后还有一些特殊因素。去年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继续延缓缴纳部分税费,这些延缓的税费在今年补缴入库,拉高收入增幅。此外,去年4月份开始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全年退税达2.46万亿元,导致去年同期基数偏低。按照财政部统计,扣除上述特殊因素后,前4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约4%。参照一季度4.5%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可以看出,财政收入增幅与经济发展基本匹配。  目前,国内需求不足的制约还较明显,经济回升内生动力还不强,无论经济运行还是财政收入的增长主要都是恢复性的,财政收入有待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支撑。在经济恢复发展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发力,特别是要发挥财政资金作用,着力拉动投资、消费。对此,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  一方面,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在组织好一般公共预算中的税收、非税收入的同时,优化组合财政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进一步统筹财政资金。今年以来,专项债加快发行使用,前4个月各地发行的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超1.5万亿元,对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发挥了突出作用。专项债券除了“发好”,还要注重“管好”“用好”,持续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  从全国情况看,前4个月财政支出保持较大强度,同比增长6.8%。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此外,不少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支持社会大众“买买买”,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增长。在实施一系列扩大需求的政策时,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注重支出精准性、不撒“胡椒面”,切实提高政策效能。  另一方面,要确保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在经济恢复发展中,经营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更需要休养生息。前4个月,全国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下降13.3%,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在收费方面负担的下降。此外,今年我国延续和优化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预计全年可为经营主体减轻负担约1.2万亿元。这些政策要让企业应享尽享,充分发挥红利。企业负担减轻了,就会有更多现金流,进而提升经营效益,加大投资力度,增强发展动力。  经济、财政的一系列指标延续平稳回升态势,释放出积极信号。下一步,需要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继续靠前协同发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恢复和扩大需求,实现保持增长、乘势而上。

上一篇:盐碱地治理,要用好科技和市场力量

下一篇:《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显示:筑牢金融安全风险处置防线

热点图文
如何促进外贸稳量提质
外贸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畅通···
五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推动金···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为深入学···
央行: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民营经···
中国网财经2月21日讯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
同盾科技涉被指侵犯公民个人信···
中国网财经3月27日讯(记者张明江 见习记者朱···
服务贸易支持政策持续显效 服务···
8月17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