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财经宏观
2月LPR非对称调整:引导信贷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 促进经济加快恢复活力
2024-02-26 18:23:10 本站
核心提示:
中国网财经2月20日讯(记者 蔺壮壮)今日,2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发布,结束连续多月的“按兵不动”,迎非对称调整。  央行官网显示,2024年2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3.95%。其中,1年期LPR较前值不变,5年期以上LPR较前值下降25基点。  业内专家表示,本次5年期以上LPR下调,在价格方面释放了稳增长、稳楼市政策加力的明确信号,有助于引导信贷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有助于降低购房成本,释放楼市需求,提振经济复苏信心。  非对称“降息” 5年期以上LPR下降25基点  本次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为非对称调整,其中1年期LPR未变,为3.45%;5年期以上LPR单独下降25个基点至3.95%。5年期以上LPR是个人住房贷款和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的定价基准。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团队表示,2019年以来5年期以上LPR比1年期LPR的降幅小15个基点。当前楼市持续低位运行,投资稳增长需求较高,较大幅度下调5年期以上LPR有较强的必要性。1年期LPR保持不动,则有助于稳定已处历史低位的银行净息差,为5年期以上LPR较大幅度下调腾出空间。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向记者分析称,5年期以上LPR调整,降低首套、刚需购房贷款成本,提振楼市需求;同时也有助于降低二套房月供利息支出等。此次LPR下调,对于近期购房者意味着可以享受25个基点的利率优惠,粗略计算,100万元的房贷,按25年期等额本息还款,每月按揭将可减少140元,25年最多可以省下4.2万元利息支出。  周茂华同时也指出,目前国内处于信心恢复与经济恢复关键期,加之海外需求前景不确定性,商业银行靠前发力,合理调降贷款报价利率有利于进一步让利实体经济,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加快恢复活力  事实上,此前市场对本次LPR“降息”落地已有预期,但从幅度来看,此次系2019年LPR改革以来,5年期以上LPR单月最大幅度的下降,超出市场预期,也反映出政策的决心。此前,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物价水平与价格预期目标相比仍有距离,前期国内主要银行已下调存款利率,人民银行又调降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有助于推动作为信贷定价基准的LPR下行。  据王青团队分析,2月降准落地,释放长期资金1万亿,可为银行每年节约资金成本90亿左右,增加了报价行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王青团队表示,此次LPR调整将直接带动新发放企业中长期贷款和居民房贷利率跟进下调,在价格方面释放了稳增长、稳楼市政策加力的明确信号,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改善社会预期。有助于提振企业投资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运行。  未来LPR报价仍可能跟进MLF利率下调  LPR作为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基准,其报价由MLF操作利率和报价加点共同决定,其中,报价加点主要受银行资金成本变化、信贷市场供求状况和信用风险溢价等因素影响。此次LPR下降发生在MLF利率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根据央行网站,2月18日,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人民银行开展105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5000亿元MLF操作。中标利率分别维持1.8%、2.5%不变。  对此,周茂华分析称,本次在MLF利率保持稳定情况下,央行主要通过数量工具及改革手段,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调。主要是央行根据宏观经济实际情况以及内外环境变化,灵活运用多种工具,提升政策质效,更好兼顾内外均衡。  王青团队分析指出,综合当前经济和物价走势,短期内MLF利率下调的可能性仍然较大。将带动两个期限品种的LPR继续下调,进而带动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持续下行,提振宏观经济总需求。与此同时,LPR持续下调带动贷款利率下行,也将为今年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展望下阶段,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预计我国通胀水平会温和回升,实际利率还有下行空间。目前保持较低的利率水平,有助于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未来货币政策应对各种冲击和挑战也仍有空间。  “当前国内通胀温和可控,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央行政策空间充足,同时,银行资产质量和盈利整体保持良好,LPR仍有调降空间。”周茂华向记者表示,由于目前经济处于复苏关键阶段,后续降息等工具仍在工具箱,但具体实施需要看国内需求恢复进度、物价回升节奏,以及房地产复苏情况等。如果消费、物价、房地产复苏进度不够理想,不排除央行进一步通过降息、降准、结构性工具等,引导市场利率中枢下移,为消费和投资复苏提供额外动力。

上一篇:我国将持续加快专利转化和产业化

下一篇:渤海人寿2023年亏损31亿元 持续化解存续风险、清收回款超6亿元

热点图文
如何促进外贸稳量提质
外贸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畅通···
五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推动金···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为深入学···
央行: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民营经···
中国网财经2月21日讯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
同盾科技涉被指侵犯公民个人信···
中国网财经3月27日讯(记者张明江 见习记者朱···
服务贸易支持政策持续显效 服务···
8月17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