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财经宏观
探索更多“财政+”模式
2024-01-09 12:25:26 本站
核心提示:
经济日报: 探索更多“财政+”模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时提出,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近年来,多地积极运用“财政+信贷”“财政+融资担保”“财政+基金”等方式,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牵引带动作用。比如,山东以财政资金为“引子”,“四两拨千斤”吸引撬动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加强财政与金融协同配合。据初步测算,实施系列政策,每年投入财政资金约180亿元,可吸引撬动金融资源约5000亿元。“财政+”之所以能发挥较大能量,根本在于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各领域政府活动都离不开财政资金的保障支持,财政“触角”可以延伸到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这一特点从深层次上决定了“财政+”模式的应用空间和潜力。同时,由于当前财政运行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如何将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花出效果来,成为各地各部门普遍面临的紧迫命题。这也进一步调动起各方探索“财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迈入新一年,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财政+”作用不容低估,需合力加大探索。“财政+”要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取向一致、同向发力。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领域的沟通协调机制,围绕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结合实际加大创新探索,找准“+”的方法路径,谋求“+”的最大合力和最优效果。要实现同频共振,除了要有稳定深入的沟通协作机制作保障外,还需进一步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充分有效运用专家智库等资源,提升政策匹配结合的精准性和科学性。探索“财政+”须避免“撒胡椒面”,要紧密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进行统筹布局,发挥系统合力。各地发展情况不同,探索“财政+”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因地制宜,避免盲目照搬。实践中,既要善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拿出创新魄力;也要严格按照制度和规矩办事,坚守安全底线。要在政策设计、执行、考评等各环节有效防范风险隐患,避免漏洞产生,严肃财经纪律。“财政+”还需“花钱必问效”。可根据不同领域“财政+”的特点,探索更加精准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开展全流程绩效管理和评价结果应用,对优秀做法加大扶持和推广力度,对不当做法及时调整优化。财政资金不仅是真金白银的支持,也传递着政策的温度,是稳预期强信心的重要抓手。因此,“财政+”模式一定要精心谋划、扎实推动,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处,“+”在市场行业转型爬坡的急需处,更要以务实成效“+”在百姓的心头处,真正发挥助推经济、促进改革、提振信心的重要作用。

上一篇:金融监管总局福建监管局联合四部门发文 规范短信营销贷款行为

下一篇:力促加工贸易跃升价值链高端

热点图文
如何促进外贸稳量提质
外贸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畅通···
五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推动金···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为深入学···
央行: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民营经···
中国网财经2月21日讯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
同盾科技涉被指侵犯公民个人信···
中国网财经3月27日讯(记者张明江 见习记者朱···
服务贸易支持政策持续显效 服务···
8月17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