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产经能源
动力电池回收赛道不断升温 上市公司积极挖掘新蓝海
2023-06-12 07:11:06 本站
核心提示: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大规模应用推动电池退役量加速释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受到行业广泛关注。6月10日,在2023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动力电池回收与综合利用”主题论坛上,业内人士对行业发展进行热议。  多位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锂电回收产业将迎来千亿元级市场机遇,动力电池即将迎来规模化退役期,车联网平台大数据反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的时机已成熟,技术、资质与资源过硬的企业将成为赛道主旋律。”  中泰证券认为,根据动力电池平均寿命5年-6年测算,第一批商用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将在2023年开始退役;预计2025年理论退役动力电池约为42.8万吨,2030年将达到300万吨,按各类型电池单吨回收收入测算,对应市场空间1485.33亿元。拆解回收可提升空间较大,未来或成为主要回收方式。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可以跟踪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从生产到流通、报废和回收再利用,积累宝贵的数据。通过规模化运作和有效的回收处理技术,行业发展将逐渐成熟,并且为相关的企业带来可观的商机和社会效益。”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广发证券电新行业相关分析师向记者表示:“新能源车后市场潜力无限,未来几年将是行业分水岭,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格局处于持续优化状态,行业从幼稚期进入成长期;合作形成‘车企—电池厂—回收企业’的回收产业闭环将成为行业趋势。”  不过,安光勇认为,近年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竞相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但整体竞争格局呈现“小、散、乱”的局面,动力电池回收关键技术发展相对滞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长城国瑞证券认为,近期,随着碳酸锂价格回升,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经济效益将得到有效改善,处于发展初期的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或迎来发展机遇。  6月9日晚间,动力电池回收企业龙头格林美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与天原股份以及宜宾市高县人民政府共同在宜宾市签署协议,拟共同投资17.1亿元建设宜宾新能源循环经济零碳示范产业园项目,在园内建设10万吨退役动力电池与电池废料再制造生产线、5万吨磷酸铁锂材料再制造生产线、3GWh再制造储能电池包生产线等三个子项目。  格林美最近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计划到2026年动力电池回收量将达到30万吨以上。2022年,格林美动力电池回收与梯级利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2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达312.60%。回收拆解的动力电池达到1.74万吨(2.10GWh),同比增长98.11%,占中国动力电池报废总量的约10%以上。  长久物流在6月9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新能源业务主要利用公司多年积累的产业链优势,为主机厂、动力电池厂商、动力电池原材料及相关化学品生产厂商等产业链客户提供物流、仓储等传统服务,并围绕汽车后市场,推动动力电池回收渠道建设。  “相关上市公司进入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这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发展态势。需要注意的是,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研发水平和资金投入实力,上市公司应审慎经营。”Co-Found智库秘书长张新原向记者表示。

上一篇:“中原粮仓”河南麦收基本结束 夏播面积超八成

下一篇:农业农村部部署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夏播夏管工作

热点图文
交通运输部:2024年全国全社会···
中国网财经3月5日讯 2025年3月5日上午大会开···
黄河进入开河关键期 内蒙古封冻···
人民网北京3月2日电 (欧阳易佳)记者从水利···
连续两年营收下滑!投影市场风···
在投影行业红利消退的寒潮中,极米科技正试···
以花为“媒”推动农文旅融合发···
央视网消息:这几天,湖北省钟祥市的梅花争···
隆基绿能,52亿巨亏之谜……
但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知道,即使是放在沪深京···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