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晚间,有航空自媒体消息称,幸福航空内部发文,取消今年五一之前的所有航班,即4月28日至4月30日的航班全部取消。
对此,4月28日,界面新闻向多名幸福航空飞行员进行求证了解。一名飞行员透露:“停航是属实,目前还没有进一步消息。说是下午市里(西安市)开会,市里开完西安航投再开。”另一名飞行员告诉界面新闻,关于停航一事,他也是昨天下午临近下班时间才得到的消息。
界面新闻在幸福航空官网查询,随机输入公司现有航线网络中的航点,如西安、烟台、哈尔滨、大连等出发城市或目的地城市,页面均显示“该航线暂无航班或已售完”。与此同时,OTA平台上也搜索不到幸福航空的航班售票信息。
幸福航空于4月27日晚间发布《关于幸福航空官网及微官网不正常航班延误证明暂停的通知》,但是该条通知目前已被删除。
幸福航空动荡17年
幸福航空具有双重身份属性——国产民机运营商和西安市本土航空公司。成立之初,幸福航空承担着支持国产民机发展的重任,此后十余年公司控制权几经变更,直到最后被西安市国资收入囊中,成为西安市唯一一家本土航空公司。
时间线拉回2008年3月,为支持国产支线飞机的市场运营,中航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航工业集团前身之一)与东航共同组建了幸福航空,二者持股比例分别为60%和40%。这也是国内飞机制造商首度与航空公司联手进入航空运输行业。
根据初期规划,幸福航空以新舟60为主力机型,探索中西部地区支线市场,于2009年8月正式开航运营。(注:新舟60是中航工业下属西飞公司研制生产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支线客机)
由于金融危机东航陷入百亿巨亏,加上幸福航空经营不善、资产负债率攀升,东航一步步将幸福航空股权转让给大股东中航工业集团。到2016年年初,东航完全退出,幸福航空成为中航工业全资子公司。
中航工业集团并不愿意单打独斗,东航退出后它开始继续寻找航空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同年10月与同样发展支线业务的奥凯航空一拍即合,成立了幸福奥凯航空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幸福航空运营管理主体。幸福航空也向奥凯航空靠拢,主基地搬到天津。
但是合并第二年即2017年,幸福航空业绩仍然堪忧,亏损持续扩大。面对重重压力,中航工业也急于让出部分股权。2018年11月,陕西省、西安市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签署协议,由西安市国资企业西安航空航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西安航投”)牵头对幸福航空进行重组,成为幸福航空控股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