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产经能源
优优绿能海外市场生变净利下滑 产能利用率不足70%仍豪赌扩产
2025-03-08 21:40:50
核心提示:
充电模块商优优绿能的IPO进程又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近日,深圳市优优绿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优绿能”)创业板IPO提交注册,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充电模块领域的头部企业,优优绿能主要产品为15kW、20kW、30kW和40kW充电模块,主要应用于直流充电桩、充电柜等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设备。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尽管优优绿能曾凭借新能源汽车行业红利实现高速增长,但受海外市场政策变动、国内同行加剧竞争等因素影响,外销收入及占比有所下降,其业绩在2024年出现明显疲态,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2025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预计继续下滑。此外,优优绿能的上市之路还存在客户依赖症、研发投入不足、产能利用率低等问题。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这家曾被视为“充电模块第一股”的企业,又能否顺利登陆资本市场?股东兼任大客户,应收账款高企优优绿能成立于2015年,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设备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回顾优优绿能的IPO历程,可谓一波三折。早在2022年12月,公司首次递交创业板上市申请;2023年8月通过上市委会议,但随后因财务数据更新等原因停滞不前,直至2025年2月26日才正式提交注册。从业绩来看,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优优绿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31亿元、9.88亿元、13.76亿元、7.2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611.39万元、1.96亿元、2.68亿元、1.39亿元,其中,净利润增速分别为78.07%、325.30%、36.84%和7.96%,2023年开始增速有所放缓。进入2024年后,公司业绩出现明显疲态。据优优绿能透露,2024年全年经审阅的营收为14.97亿元,同比小幅增长8.86%;净利润为2.56亿元,同比减少4.73%;扣非后净利润为2.44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4.46%。更令人担忧的是,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净利润预计同比降幅达19.35%至2.67%,扣非净利润变动区间为-17.57%至0.09%。对于2024年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优优绿能解释称,一方面,为布局新产品、新领域、新市场,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有所提升;另一方面,毛利率水平较高的外销收入占比下降,拉低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据了解,2024年,受欧美政府和企业放缓汽车电动化转型、北美电动汽车充电标准向NACS标准转变等情况的影响,同时叠加主要客户ABB因市场因素、自身经营情况减少对公司采购等因素,优优绿能外销收入及占比有所下降。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优优绿能的前两大客户,ABB与万帮数字,同时兼具公司股东的身份。其中,ABB直接持有优优绿能7.80%的股份,万帮数字通过其控股股东万帮新能源投资集团间接持有优优绿能2.67%的股份。具体来看,2020年ABB入股优优绿能后,其采购额从85.88万元飙升至2022年的2.75亿元。目前,优优绿能对重要客户存在一定依赖。报告期内,优优绿能向ABB的销售收入占各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0.64%、27.84%、16.64%和10.91%,向万帮数字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37.59%、19.54%、15.20%和13.73%。尽管2024年上半年对这两大客户的销售占比降至24.64%,但仍保持在四分之一的水平。依赖大客户及关联方,这也导致优优绿能应收账款高企。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67亿元、2.96亿元、4.38亿元和5.59亿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9.03%、30.66%、32.53%和36.60%。研发投入吝啬,存产能过剩风险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优优绿能在招股书中自称拥有“技术能力突出的研发团队”,但对比盛弘股份、通合科技等竞争对手,其研发强度明显不足。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优优绿能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149万元、4018.26万元、7909.27万元和4914.05万元,但研发费用率仅为4.99%、4.07%、5.75%和6.81%,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值11.07%、9.60%、10.42%和12.19%。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优优绿能研发费用率仅为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的一半,未来研发费用投入不足可能会削弱其在充电模块技术迭代中的竞争力。此外,报告期内,优优绿能的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72人、129人、211人、251人,而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分别为424人、479人、592人、295人,优优绿能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另一方面,优优绿能所处的充电模块市场正面临产能过剩风险。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4年上半年,优优绿能产能利用率整体较低,分别为38.50%、63.93%、80.41%、76.62%和67.98%,仅2022年短暂超过80%。从行业来看,目前海外市场政策变动(如北美NACS标准推行)及国内同行扩产(如通合科技)加剧竞争,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尽管如此,优优绿能仍计划通过IPO募资7亿元,其中2.7亿元扩建生产基地,且未披露具体的产能消化措施,这可能加剧产能过剩风险。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优优绿能账面资金充足,截至2024年上半年,优优绿能的货币资金已达6.45亿元,占总资产的42.22%。期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44.08%,也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负债水平。但公司此次仍计划通过IPO募资1.6亿元补充流动资金。这一举动不禁让人对其上市动机产生质疑。也就是说,无论从产能利用率还是流动资金的角度,优优绿能的募资方案似乎都不存在“必要性”。监管层也要求其说明,在订单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固定资产购置规模是否匹配,本次发行募集资金用于大规模购建固定资产的原因及合理性。业内专家认为,在业绩增速放缓,盈利能力进一步下滑风险暗藏的大背景下,优优绿能存在过度依赖大客户、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募资争议可能成为过会的关键障碍。

上一篇:政策东风劲吹 低空经济产业链蓄势腾飞

下一篇: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近10年全国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

热点图文
交通运输部:2024年全国全社会···
中国网财经3月5日讯 2025年3月5日上午大会开···
黄河进入开河关键期 内蒙古封冻···
人民网北京3月2日电 (欧阳易佳)记者从水利···
连续两年营收下滑!投影市场风···
在投影行业红利消退的寒潮中,极米科技正试···
以花为“媒”推动农文旅融合发···
央视网消息:这几天,湖北省钟祥市的梅花争···
隆基绿能,52亿巨亏之谜……
但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知道,即使是放在沪深京···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