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产经能源
“发面蒸馍添花花”——花馍俏 年味浓
2025-02-05 00:03:33 人民日报
核心提示:
 在年夜饭的饭桌上,“黄色元宝”金光闪闪,“醒狮龙头”五彩斑斓、“红色福袋”热气腾腾,散发着浓浓的麦香……这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馍(上图,受访者供图)。据考证,花馍有1000多年历史,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是中华传统面点中的智慧瑰宝。  “发面蒸馍添花花”是北方过年的传统民俗之一。近年来,在河南省新乡市卫滨区,梁家花馍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年货。“花馍出锅,蒸蒸日上。过年吃花馍,日子一定越过越红火。”每逢过年,刘思远的姥姥总是这么说。她告诉刘思远,除夕当天吃完早饭,就要把刺猬花馍放在家里门头上,让“刺猬”头朝外,意思是“把福气财气都带回自己家”。但正月十六,就得把这个“刺猬”掉个头,意思是“这一年继续把福气财气都带回家”。  刘思远是梁家花馍的第四代传人。“每当过年的时候,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做花馍,最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刘思远说,“我们的花馍都是纯手工制作,是捏出来的艺术,蒸出来的福气,传承的是浓浓的年味。”  为了给非遗产品、手工制作、特色农产品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卫滨区搭建了“年货大集(吉)”。在集市上,刘思远的花馍最为抢眼。他的“龙盘福地”花馍60多厘米,“寿星公”花馍分为四层,最顶层的寿星公白眉长须,憨态可掬。  蛇年迎春,梁家花馍推出灵蛇开运、河南老家等礼盒,多以灵蛇为主题,加上传统醒狮花馍元素,再搭配寓意“吉祥安康”的福袋和元宝、寓意“事事如意”的柿子、寓意“福禄双全”的葫芦,以及财神、聚宝盆、手工面鱼等。  花馍制作起来比较复杂,需要两次发酵、两次蒸制,大多数手工花馍制作下来,需要五六个小时的工夫。车间20多名员工每天加班加点,放有冰袋的花馍礼盒被快递到全国各地。“只有慢工出细活的好工艺,才有栩栩如生的好产品。”刘思远说。  在新乡,不仅过年要有花馍,所有的喜事都会用花馍来添喜。比如结婚时要用龙凤呈祥花馍,孩子抓周满月要有狮子头、老虎头花馍,老人过寿会用蟠桃、寿星公花馍等。“我们还有用花馍做的一束束玫瑰花,平常约会都能用。”刘思远说。  作为90后为什么喜欢上做传统的花馍?刘思远说:“学一门手艺很重要,不仅是家族的传承,也是传统文化的延续。”  梁家花馍也吸引了文化创意公司研学团队的考察合作。程宇是新乡人,在国外留学期间主攻创意经济。回国后,她一直想让家乡的花馍走向世界,让更多的外国友人认识花馍、了解花馍,进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的花馍和国外的蛋糕、甜点很相似,都是家家户户节庆日的必备品,也是可以吃的艺术品。”程宇说,“如何让花馍更好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产生更多经济效益?”她和团队正尝试通过电商直播,把花馍的制作过程拍摄下来,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花馍。

上一篇:春节入境游客增加超两倍 外国游客打卡成都“年味”

下一篇:春节假期北京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超五成

热点图文
交通运输部:2024年全国全社会···
中国网财经3月5日讯 2025年3月5日上午大会开···
黄河进入开河关键期 内蒙古封冻···
人民网北京3月2日电 (欧阳易佳)记者从水利···
连续两年营收下滑!投影市场风···
在投影行业红利消退的寒潮中,极米科技正试···
以花为“媒”推动农文旅融合发···
央视网消息:这几天,湖北省钟祥市的梅花争···
隆基绿能,52亿巨亏之谜……
但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知道,即使是放在沪深京···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