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产经能源
用户规模达5.45亿人 外卖骑手超1000万人——外卖市场助燃民生“烟火气”
2025-01-27 09:38:43
核心提示:
“您有新的外卖订单……”每到饭点,不少餐饮门店都会接连响起这样的提示音。在广东省广州市,财记隆江猪脚饭也不例外。“堂食只能覆盖附近两三公里,外卖可以把范围扩大到五公里以外,这样我们的消费群体就更大了。”店主严泽森说,堂食与外卖结合是经营餐饮的趋势,外卖收入占比超过一半。  外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餐饮消费习惯,拓宽了餐饮门店的营收渠道,也为老字号餐饮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去年底,全聚德开设了第一家纯外卖店——全聚德·烤鸭来了(北京望京店)。“这家店按照轻量化、快节奏、纯外卖的标准,成为全聚德全新运营模式的外卖小店试点。”中国全聚德集团总经理周延龙告诉记者,在经营策略上,新店型主打烤鸭与热菜的“混搭”,通过烤鸭套餐带动单均价格,避免与其他餐饮品牌形成价格战。“线上外卖小店有助于老字号提高市场占有率,美团外卖页面显示,这家店月销量已超过1000多单。”周延龙说。  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占餐饮收入的比重升至22.6%,外卖等线上营销模式已成为餐饮企业重要的盈利渠道。  为顺应需求变化,广大餐饮商户也加快数字化转型,通过线上点餐、外卖配送、外带自取、到店秒提等方式拓展新的服务。在新技术的加快应用中,在线外卖形态也不断演变,催生了更多在线外卖新业态,如外卖卫星店、拼好饭、定制化服务等。  洪记凉米线在云南省玉溪市创立超30年,凭借特色酱汁和稳定出品,深受当地人喜欢。但因堂食面积太小导致顾客经常排队,而外卖又有起送门槛,让这家店的评价褒贬不一。  “自从上线拼好饭,我们针对客群特征,推出可以单独购买凉卷粉的套餐,客人不用凑起送费就能吃到实惠的卷粉。”洪记凉米线负责人洪英介绍,拼好饭模式下,平台没有抽佣,只需商家报给平台一个能够覆盖成本、确定利润的结算价,平台算上配送服务费后展示给用户进行售卖。现在,洪记凉米线每天的订单量比以前大约多130个。  “尽管从诞生之初,外卖的发展面临一些问题,但随着网络外卖平台的壮大和消费者习惯的改变,外卖不仅是迭代最快的行业之一,还不断催生出新的消费增长点。”中国饭店协会外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史晓明说。  过去,外卖只是“搬运美味”;现在,在即时零售的助推下,依托多元化、智能化配送体系,生鲜、药品、美妆、数码产品等品类都能外卖到家。“外卖不再是单一的餐饮配送服务,而是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餐饮品牌、包材企业、原材料供应商、代运营商、共享出行等多个领域。”史晓明说。  如今,外卖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达5.45亿人,约占网民整体的五成。在大城市出现一定程度饱和趋势同时,县域生活外卖订单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超40%。在优化城市存量市场结构同时,向强劲增长的县域外卖市场“下沉”潜力巨大,外卖已覆盖全国2000多个县城。  经济规模超万亿元的外卖市场,是由风雨无阻的上千万骑手大军跑出来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外卖骑手已超1000万人。从平台数据看,饿了么活跃骑手超过400万人;美团的骑手以年均近20%增速攀升至745万人,2024年数量依然快速增长。  “外卖拓展了消费的时间和空间。”美团研究院执行院长厉基巍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如今越来越多的商户借助互联网平台不断创新服务供给,有的营业时间已延长至24小时,有的提供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这不仅有助于餐饮企业、零售门店等经营主体供给水平的提升,也将进一步促进消费潜力释放,助燃民生“烟火气”,在扩大内需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来源:经济日报

上一篇: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34.4%、35.5%

下一篇:舍得酒业控量挺价净利降逾76% 70亿扩产项目两年投资进度仅20%

热点图文
交通运输部:2024年全国全社会···
中国网财经3月5日讯 2025年3月5日上午大会开···
黄河进入开河关键期 内蒙古封冻···
人民网北京3月2日电 (欧阳易佳)记者从水利···
连续两年营收下滑!投影市场风···
在投影行业红利消退的寒潮中,极米科技正试···
以花为“媒”推动农文旅融合发···
央视网消息:这几天,湖北省钟祥市的梅花争···
隆基绿能,52亿巨亏之谜……
但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知道,即使是放在沪深京···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