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产经能源
国铁集团:全国铁路春运发送旅客突破1亿人次
2025-01-23 16:45:06 来源:央广网
核心提示:
央广网北京1月23日消息(记者王晶)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月22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332.2万人次,春运启动以来累计发送旅客1.12亿人次,运输安全平稳有序。1月23日(农历腊月廿四)是南方小年,铁路客流进入节前高峰期,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320万人次,计划加开旅客列车1451列。截至1月23日9时,铁路12306已累计发售春运期间车票2.78亿张。1月24日至27日节前客流高峰期,南京、徐州至上海,湛江至广州余票充足。济南、郑州、邯郸、呼和浩特、朝阳至北京,武汉、温州、合肥、郑州、厦门、连云港至上海,南宁、汕头、衡阳、长沙、贵阳、武汉至广州,汕头至深圳,大理至昆明,恩施、十堰至武汉,合肥、温州至杭州,沈阳至大连,运城至太原,济南往返青岛尚有余票。1月28日至2月2日,上海往返南京余票充足。北京往返上海、太原、沈阳,上海往返温州、武汉、合肥,广州往返湛江、南宁、汕头,沈阳往返大连,济南往返青岛,杭州往返温州,长春往返延边,邯郸、西安、哈尔滨至北京,北京至呼和浩特、青岛、济南,厦门至上海,上海至徐州,潮州、汕头、长沙、武汉至深圳,重庆至成都,武汉至十堰,长沙至张家界,哈尔滨至佳木斯,景洪至昆明,成都至西安等区间尚有余票。2月3日至5日是节后返程高峰,上海往返南京、北京,沈阳往返大连,上海至徐州、武汉余票充足。武汉往返十堰,济南往返青岛,北京至呼和浩特,上海至温州、郑州、合肥,广州至南宁、汕头、武汉、南昌、湛江,深圳至武汉,武汉至恩施,重庆至成都,杭州至温州等区间尚有余票。各地铁路部门积极应对节前客流高峰,实时监测分析预售票和候补购票数据,千方百计挖掘运输潜力,及时在具备条件的热门方向和时段加大运力投放。北京局集团公司增开哈尔滨、沈阳、长春以及京津冀地区方向旅客列车204列。郑州局集团公司增开北京、上海、乌鲁木齐等方向旅客列车142列。武汉局集团公司加开旅客列车178列,其中夜间高铁57列。上海局集团公司增开长三角去往湖南、湖北、江西等方向的旅客列车419列,对384列动车组列车重联运行、加挂普速列车车辆89辆,开行夜间高铁323列。广州局集团公司增开旅客列车441列,其中夜间高铁161列。成都局集团公司增开旅客列车355列,其中夜间高铁54列。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加开新疆往上海、成都西、郑州等方向旅客列车23列。各地铁路部门加大站车服务力度,落实便民利民举措,探索应用创新科技,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保障旅客平安有序温馨出行。北京局集团公司北京站候车室配置智能机器人,通过AI语音为旅客提供个性化引导服务;天津西站设置智能安检系统,自动识别并快速处理违禁品,提高安检效率和准确性。呼和局集团公司二连站举办车站春晚,火红的福字、窗花装点出浓浓的年味,旅客们一起载歌载舞,相互送上新春的祝福。郑州局集团公司郑州东站全面升级40台双向换乘闸机,方便旅客中转换乘。西安局集团公司西安北站、西安站等设置远程测温设备,实时监测候车室温度,为旅客提供舒适候车环境。上海局集团公司杭州西站站房屋顶光伏电站高效运行,产生的电能可供车站内空调、电梯、照明等设施设备使用,让旅客在车站候车更加温暖。广州局集团公司广州南站增设5台智能机器人,为旅客提供站内精准导航服务。青藏公司西宁站及时向到站旅客精准推送交通接驳信息,方便旅客出行。铁路部门提示,铁路春运客流进入节前高峰期,部分车站和列车客流较大,请及时关注出行服务信息和天气变化情况,预留充足时间进站乘车,严格按规定携带随身物品,按照车票标注的车次、日期、区间、座号有序乘车,切勿“买短乘长”,共同维护良好出行环境。

上一篇:国家能源局:2024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突破7000万千瓦

下一篇:【微特稿·生态与环境】智库报告:2024年欧盟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近半

热点图文
交通运输部:2024年全国全社会···
中国网财经3月5日讯 2025年3月5日上午大会开···
黄河进入开河关键期 内蒙古封冻···
人民网北京3月2日电 (欧阳易佳)记者从水利···
连续两年营收下滑!投影市场风···
在投影行业红利消退的寒潮中,极米科技正试···
以花为“媒”推动农文旅融合发···
央视网消息:这几天,湖北省钟祥市的梅花争···
隆基绿能,52亿巨亏之谜……
但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知道,即使是放在沪深京···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