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产经能源
新华网评:对这样的“欺诈游”必须重拳出击!
2024-07-20 20:04:25 新商业市场
核心提示:
新华网北京7月20日电 题:对这样的“欺诈游”必须重拳出击新华网记者 周凯最近网上热议的“40元4天3晚桂林低价游”,后续来了。桂林、海南两地相关部门发布通报,涉事旅游公司和人员因涉嫌组织不合理“低价游”、向旅游者虚假宣传兜售物品等被立案调查,并处以罚款。监管部门对不合理“低价游”及时介入调查、回应社会关切,值得点赞。花样繁多的“低价游”虽暗藏陷阱,但诱惑性很强。比如这次事件中,海南一位网友发布视频称,自己母亲执意要参加一个老年旅游团,40元游桂林四天三夜还包吃包住,自己劝阻还被母亲说“不正常”,最终他只能选择报警寻求帮助。这样的场景戳中不少人痛点,以“低价游”之名,行欺诈之实,往往还针对老年人下手,让人忧心痛心。不少网友留言表示,自己或者家人掉入过“低价游”陷阱的遭遇,“太宰游客了!”“因未购物,受到导游言语侮辱。”针对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制定不同价格的旅游产品,本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但远低于成本价的“低价游”,往往打着“性价比”的幌子,以补贴、免费、赠送礼品等噱头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报名参团,回头再通过额外收费或强制购买等方式牟利。如果不付费,游客可能遭到谩骂甚至限制人身自由。此类欺诈行为,不但让消费者损了钱包、坏了心情,也让旅游地损了口碑、坏了形象,更扰乱了旅游市场和营商环境,可谓是旅游业的一个毒瘤。近年来,对于不合理低价游现象,相关部门一直在进行治理。但“年年打年年有”,有专家分析认为,违法成本不高是一个重要原因。不少“低价游”没有合同,给消费者设了很多坑。有的涉事企业和人员甚至涉嫌诈骗违法犯罪,但被举报后往往是行政处罚或约谈,付出代价较小。如果要求旅行社必须出具合同明确告知行程收费等事项,如果消费者举报投诉畅通有效,如果对违法违规的企业和人员重拳出击,也许不合理的“低价游”不会如此难治理。

上一篇:多元类型引领观影热潮 2024年暑期档票房破50亿

下一篇:从“一季火”到“四季红” 冰城经济乘“夏”而上

热点图文
交通运输部:2024年全国全社会···
中国网财经3月5日讯 2025年3月5日上午大会开···
黄河进入开河关键期 内蒙古封冻···
人民网北京3月2日电 (欧阳易佳)记者从水利···
连续两年营收下滑!投影市场风···
在投影行业红利消退的寒潮中,极米科技正试···
以花为“媒”推动农文旅融合发···
央视网消息:这几天,湖北省钟祥市的梅花争···
隆基绿能,52亿巨亏之谜……
但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知道,即使是放在沪深京···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