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产经能源
中泰游客“双向奔赴”:中国重新成为泰国第一大客源国 泰国赴华旅订单增3倍
2024-03-13 19:20:23 本站
核心提示:
 澎湃新闻:中泰游客“双向奔赴”:中国重新成为泰国第一大客源国 泰国赴华旅订单增3倍3月1日,中国与泰国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正式生效。  此前,据央视新闻消息,该协定于1月28日在泰国首都曼谷签署。根据协定,中方持公务普通护照、普通护照人员和泰方持普通护照人员,可免签入境对方国家,单次停留不超过30日,每180日累计停留不超过90日。  中泰两国游客“双向奔赴”,中国重新成为泰国入境游第一大客源国  事实上,自去年9月泰国宣布对中国游客实施免签政策以来,泰国出游热度一直居高不下。携程数据显示,自去年以来,中国游客赴泰旅游已经在元旦、春节期间得到快速回升。  澎湃新闻搜索泰国旅游和体育部披露的数据发现,今年1月,中国赴泰国游客约50.86万人次,重新成为泰国入境游第一大客源国。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截至2月29日,3月上旬从中国境内出发飞往泰国的航班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近80%。去哪儿数据显示,近一周泰国机票搜索量环比增长近七成,虽然机票价格已从春节期间的高价恢复至淡季价格,但由于出游热度较高,平均支付价格仍略高于1月初。据携程平台3月1日的查询信息显示,3月从上海、昆明、广州等城市飞泰国曼谷,机票价格多为五六百、七八百。  而3月1日当天,根据携程的数据,中国游客赴泰国旅游同比增长超三成。  与此同时,中泰互免签证政策落地正值泰国夏季旅游旺季启动,近一周内同程旅行平台泰国游产品咨询量环比增长超200%,泰国相关旅游产品的预订量同比增长近5倍。  此外,中泰两国互免签证也吸引了更多泰国游客来华旅游。  携程数据显示,3月1日当天,泰国游客赴华旅游订单同比去年增长3倍,较2019年增长超160%。泰国游客最热衷的中国城市包括上海、广州、昆明、北京、成都、重庆、杭州、丽江、深圳等。3月1日,Trip.com泰国站点上中国相关关键词搜索热度同比增长3倍多,环比一个月前(春节前夕)增长超1成。  携程集团副总裁秦静表示,中泰互为重要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也均为旅游大国。相互免签对双方旅游业发展具有重大积极意义,也传递出中国积极开放的信号,将推动入境游实现显著增长。携程对2024年入出境旅游的增长充满信心,也将充分发挥国内外在线旅游平台资源、服务优势,服务好中外游客。  赏花游产品预订量环比增长2.7倍,春节后旅游“淡季不淡”  可见的是,除了出境游,今年春节后的“淡季”也并不“淡”。  在去哪儿平台上,元宵节至今,机票价格回归至淡季水平,对旅客出游需求刺激明显。根据去哪儿预订量来看,国内航班单日旅客量接近2023年暑期; 3月初出境航班单日旅客量也接近春节假期水平。  进入3月,全国各地迎来赏花游的热潮。  去哪儿数据显示,2月中旬至今“赏花”相关词汇搜索量环比上月增长近3倍,赏花类产品预订量环比上月增长2.7倍。  3月1日,飞猪宣布启动“春日赏花季”专题促销。据澎湃新闻从飞猪方面了解,开售1小时,飞猪“春日赏花季”活动商品成交额大幅超越2023年该专题开售首日全天。  去哪儿数据显示,第一波春季赏花的游客以长线游、跟团游为主,精致小团、定制游需求增长明显。随着旅客出游半径拉长,跨城赏花游客增加,根据各地花期时节从2月下旬至4月,全国热门赏花目的地为:云南罗平、江西婺源、西藏林芝、江苏无锡、湖北武汉、广东广州、四川成都、重庆潼南、福建漳平、新疆伊犁。  出游人群方面,去哪儿数据显示,“90后”是赏花主力,其更多是携老带幼家庭出行,选择2-3天的自驾或小团赏花行程。“00后”年轻人则更爱长途自由行赏花,截至2月29日,“00后”春季出游的订单占比将近三成,同比去年提升10%。

上一篇:首航高科签订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采购合同 总金额4.28亿元

下一篇:百威亚太去年四季度净亏损 如何应对国产啤酒高端化攻势?

热点图文
交通运输部:2024年全国全社会···
中国网财经3月5日讯 2025年3月5日上午大会开···
黄河进入开河关键期 内蒙古封冻···
人民网北京3月2日电 (欧阳易佳)记者从水利···
连续两年营收下滑!投影市场风···
在投影行业红利消退的寒潮中,极米科技正试···
以花为“媒”推动农文旅融合发···
央视网消息:这几天,湖北省钟祥市的梅花争···
隆基绿能,52亿巨亏之谜……
但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知道,即使是放在沪深京···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