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产经能源
投资向“新”密集开工 能源转型再提速
2024-03-04 17:13:45 本站
核心提示: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记者王璐)《经济参考报》2月27日刊发文章《投资向“新”密集开工 能源转型再提速》。文章称,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我国能源绿色转型正在加快推进。近期,一批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工,相关投资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储能、氢能等新业态布局力度也在加大。业内预计,2024年,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将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  2月26日,中国华能近34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工复工,全年预计安排新能源基建投资1500亿元。  记者从当日举行的中国华能2024年新能源项目建设推进会上了解到,中国华能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快以新能源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本次开工复工的新能源项目共计222个,项目以基地型规模化开发为重点,深入实施“四化”开发模式,即北部风光火储一体化、东部沿海风核智慧能源多元化、西南水风光一体化、中东部风光荷储多场景融合化。  放眼全国,近期多地新能源项目吹响开工复工“集结号”:四川雅砻江流域,全球海拔最高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道孚抽水蓄能电站于日前开工建设;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毛乌素沙漠腹地,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蒙西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300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快马加鞭;江苏最大规模渔光互补新能源项目开工,打造“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复合产业模式……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同时守住能源安全保障的底线,要求绿色低碳发展坚持“先立后破”,将提升新能源供应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保持高速度发展、高比例利用、高质量消纳良好态势,总装机达到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风电光伏年新增装机翻番,接近全球年新增装机的60%。新能源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34%。  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指出,聚焦落实“双碳”目标任务,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随着市场竞争更加充分、技术不断进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启动全国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加快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第二批、第三批项目建设,有序推动项目建成投产;积极稳妥推动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相关部门将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目标是2024年全年全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2亿千瓦左右。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预计,2024年新投产发电装机规模将再超3亿千瓦,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将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40%左右,部分地区新能源消纳压力凸显。  要实现新能源高比例并网消纳,必须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新型储能成为重要抓手。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表示,“十四五”以来,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1000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拓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开展促进新型储能调度运用的相关举措研究,引导新型储能科学调用,进一步发挥系统支撑调节作用。  氢能等新业态投资同样增势强劲。按照国家能源局部署,今年将稳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发展。  多地也在进一步加大相关布局。例如,近日印发的《合肥市新型储能发展规划(2023-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市兆瓦级电化学储能电站达到100个,总装机规模达到150万千瓦;集聚新型储能产业链企业150家,营业收入达到1500亿元以上。北京明确下一步将积极推动氢能在发电、交通、工业和建筑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实现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以及压缩空气等新型储能技术示范应用,带动氢能和新型储能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  中电联建议,加大新技术应用示范的支持力度,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氢能、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标准体系研究,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完)

上一篇:和特能源增收不增利分红率连超100% 严勇夫妇落袋2.88亿再募6.5亿圈钱

下一篇:能源绿色转型步伐加快

热点图文
交通运输部:2024年全国全社会···
中国网财经3月5日讯 2025年3月5日上午大会开···
黄河进入开河关键期 内蒙古封冻···
人民网北京3月2日电 (欧阳易佳)记者从水利···
连续两年营收下滑!投影市场风···
在投影行业红利消退的寒潮中,极米科技正试···
以花为“媒”推动农文旅融合发···
央视网消息:这几天,湖北省钟祥市的梅花争···
隆基绿能,52亿巨亏之谜……
但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知道,即使是放在沪深京···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