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消费市场
第十一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带动消费金额约151.8亿元
2023-11-22 15:01:22 本站
核心提示:
央广网北京11月22日消息(记者 宋雪)记者从11月21日举行的北京文化消费论坛暨2023北京文化消费品牌榜发布仪式上获悉,第十一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开展期间(7月至10月),累计举办活动36.87万场次,带动消费金额约151.8亿元,惠民让利约12.6亿元。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绍坚介绍,今年以来,北京文化消费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良好局面。从供给端看,2023年1-9月,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实现收入合计14641.4亿元,同比增长13.8%,产业规模达到疫情前2019年1-9月收入合计8875.8亿元的1.6倍。从需求端看,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619元,同比增长15.9%。除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外,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速最快,对整体消费市场发挥了较强的拉动作用。在“扩大内需”“消费提振”等利好政策驱动下,北京文化消费市场迎来恢复性增长,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新动力、新引擎。本届文化消费季共有488家企业报名参与,以供给创新带动需求扩大,多举措助力北京文化消费市场行稳致远。《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在会上发布。白皮书显示,2022年是北京文化产业负重前行的一年,北京以首善标准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坚定落实文化强国战略,文化产业发展迎难而进、应变求新,新业态、新模式、新成果不断涌现,全国文化中心的引领示范作用日趋彰显。科技赋能成为承压前行的驱动力量,全市规模以上数字文化核心产业单位1867家,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数量的33.0%;规模以上“文化+科技”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857.8亿元。全市规模以上文化新业态在疫情期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7.8%,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北京正成为文化新业态发展的策源地和主阵地。文化产业空间格局不断优化,北京以城市更新汇聚发展动能,中轴线遗产保护有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成为首都文化建设金名片,“一轴三带”引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各类产业功能区、产业园区、文化街区、文化商圈等多元产业空间承载高质量发展,各区域产业发展特色日益鲜明,文化领域的区域合作走深走实。文化供给与消费提质发展,围绕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等重大宣传任务,深耕主旋律文艺精品创作,“大戏看北京”成为首都文化新名片,“电竞北京”、北京时装周等品牌活动提升城市文化氛围,线上文化消费、夜经济、沉浸式体验催生消费新空间、新活力、新形态。持续推出文化扶持和惠民政策促进供需回暖,创新开展北京文化消费促进行动,配套5000万元财政资金惠民惠企成效明显。文化贸易与交流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以“双奥之城”身份向世界彰显城市新形象,“两区”建设纵深推进,文化产品与服务海外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等品牌活动促进国际合作交流,创新中华文化的国际表达,“一带一路”交流合作深化文明互鉴。与此同时,第十一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北京市文化消费研究课题组于会上同步发布《2023年北京文化消费报告》。记者注意到,电影、演出、图书、艺术品拍卖和文化旅游五大领域累计达到321.25亿元,同比增长54.4%,其中,演出市场呈现井喷式增长,同比上升280.9%;艺术品拍卖领域消费规模最大,达到238.99亿元,为北京建设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夯实基础。依托第十一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精心举办“拾城记”胡同生活节、京彩文化消费嘉年华等各类活动36.87万场次,带动消费金额约151.8亿元,惠民让利约12.6亿元。《五星出东方》《正红旗下》等一批精品力作,助力打造“大戏看北京”“演艺之都”等城市文化名片。同时,以文化消费赋能乡村振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释放火热消费活力。此外,为扩大北京文化消费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促进建立多元化文化消费格局,提升首都文化消费生活品质,2023北京文化消费品牌榜在会上正式发布。本届品牌榜围绕年度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领域发展趋势,着重从创新品牌培育、标杆品牌引领、核心品牌贡献等方面,遴选北京市文化消费领域年度文化活动、产品,共推出年度文化消费影响力金榜、年度文化消费发展力金榜、年度文化消费示范力金榜、年度文化消费贡献力金榜、年度文化消费创新力金榜五项常规榜单以及年度文化消费特别榜。据了解,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自2013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十一届,始终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和文化企业发展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已发展为文化消费领域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品牌活动。

上一篇:中消协:引流广告应便民而非扰民 频繁混乱的开屏广告跳转消耗用户好感

下一篇:中消协点名小杨哥徒弟低俗带货 靠审丑发迹主播正引发更多人反感

热点图文
泸州老窖封藏盛典焕新表达 致敬···
中国网财经3月2日讯 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
价格战失灵,质量问题频发!奥···
近日,格力的“老冤家”奥克斯向港交所递交···
蒙牛冰淇淋突围消费新范式 艾雪···
蒙牛乳业(2319.HK)2024年中报显示,面对我国···
市场监管总局:清理4218件妨碍···
中国网财经3月28日讯(记者 段思琦)3月28日,···
华润啤酒首次披露白酒业务数据···
【华润啤酒首次披露白酒业务数据:上半年营···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