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消费市场
“盲盒饮像厅”“HELLO盲盒咖啡”被质疑
2023-10-25 17:47:42 本站
核心提示:
中国消费者报:“盲盒饮像厅”“HELLO盲盒咖啡”被质疑 “按下启动按钮,音乐响起、幕布拉开,氛围灯闪烁,一杯精致饮品和盲盒惊喜转身出现……”近年来,随着盲盒经济不断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所谓“饮料盲盒”的饮品销售模式,在社媒平台上热度较高。然而,不少消费者向《中国消费者报》3·15消费者之声全媒体互动平台反映,相关店铺未公示盲盒抽取规则,礼物可能是人工操纵等,质疑其玩法不透明。近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盲盒咖啡类商品热度高近年来,以盲盒为主题的咖啡品牌应运而生,有趣的体验刺激着消费者的分享欲,在社媒平台上呈现出较高热度。郑州消费者李欢(化名)在逛街时发现“HELLO盲盒咖啡”,于是花29.88元买了“单身贵族”套餐,套餐含一杯咖啡和两个惊喜,店员还送了一个惊喜,共到手3个礼物。不过李欢表示,盲盒咖啡似乎只是打着盲盒的概念,实际上并不“盲”,买家和卖家对此也心知肚明。“咖啡和礼物感觉都不错,但礼物并不是随机抽取,店员会事先询问购买什么价位的套餐,然后把套餐对应的礼物放进盲盒机,再由机器送出,抽中概率100%。”李欢告诉记者。李欢进一步分析说:“我认真观察了,盲盒机上的托盘是不能升降的,后侧的背景墙却可以打开,很明显是消费者下单后,店员从背景墙后手动放入饮品和礼物,消费者按启动键后托盘再180度旋转,送出饮品和咖啡。”记者联系李欢购买盲盒套餐的店铺,工作人员表示礼物是机器直接抽取的,消费者不能自己选择。抽取规则未明示北京消费者王鑫(化名)是一名资深盲盒爱好者,近日,王鑫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他在北京南锣鼓巷看到了网上很火的盲盒饮像厅,但了解后发现该店铺并未对外公示盲盒产品种类和抽取规则。销售人员表示,购买价格贵的套餐抽到正版礼物的性价比高,且购买后不支持换货。10月13日,记者来到位于南锣鼓巷步行街的这家盲盒饮像厅,映入眼帘的招牌名是“FUN BOX·盲盒饮像厅”,菜单广告栏中有两处标有“I’M FUN盲盒饮像厅”,店里提供5款盲盒,分别对应“饮品+礼物”,价格从38.8元到128.8元不等。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盲盒包含玩偶、手办等正版礼物,消费者不能自己挑选,套餐价位越贵礼物越好。同时,礼物是机器根据套餐价位自动返上来的,饮品是人工放上去的,可以选择3个系列,在系列里面随机抽取。记者现场发现,销售人员每次主推价格较贵的3种套餐,消费者购买后托盘旋转,玩偶和饮品均整齐地摆放在托盘上。王鑫表示,自己从隔壁餐饮店看到“I'M FUN盲盒饮像厅”的后台操作间堆放着很多玩偶,他质疑如果价位越高抽到礼物的性价比越高,那么,这种玩法是否存在店家暗箱操作的可能?销售有套路为进一步求证王鑫的质疑,10月16日,记者进入一个名为“I'M FUN盲盒饮像厅盲盒咖啡官网”的网站。记者以想开加盟店为由拨打了该网站全国热线并咨询了相关问题。客服人员介绍道:“盲盒饮像厅的盲盒机后面有一个窗口,工作人员把礼物摆放好再把窗口支上来,前面再打开。”针对礼物是否为随机抽取,客服人员表示,消费者购买贵的套餐就给一个好的礼物,购买便宜的套餐就给一个相应价值的礼物。记者追问盲盒后面的礼物是否由店员自己决定,并非随机抽取,客服人员对此表示肯定。对于消费者抽到的礼物是否为正版商品,客服人员回复称,会从公司采购几个正版放在店里,剩下的看店主自己的选择。相关链接涉盲盒玩法投诉多《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各大分享平台上,消费者对盲盒咖啡类商品的态度褒贬不一。在小红书APP搜索关键词“HELLO盲盒咖啡”,首页都是博主对各品牌盲盒咖啡的推荐帖。往后翻看发现,有长沙消费者对Aha Box盲盒咖啡发布避雷帖:“当初以为是纯机器,但是点单和放礼品都是有人操作,少了很多惊喜。”在某点评APP中,有不少消费者对FUN BOX·盲盒饮像厅(北京南锣鼓巷店)好评推荐,但也有消费者质疑:“看设备和配置是里面的服务员在随机搭配,不是机器随机选的。”记者在外卖平台查看HELLO盲盒咖啡(德化店)的商品评价,有的消费者给出五星好评,也有消费者表示:“完全是90%的水和一点点咖啡粉,喝完第一口就喝不下去了。”盲盒类商品的“盲法”到底是真盲还是假盲?记者进一步查询发现,截至发稿时,黑猫投诉平台涉及盲盒类的投诉超4万条,其中不少是质疑盲盒玩法的相关投诉。(杜科)专家观点经营者人工操纵抽取结果涉嫌构成消费欺诈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规定,盲盒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方式对外公示商品名称、抽取规则、限量商品投放数量、抽取概率、商品价值范围等关键信息,保证消费者在购买前知晓。盲盒咖啡类经营者在购买前未公示相关商品信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朱巍分析认为,《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明确,盲盒经营者不得通过后台操纵改变抽取结果、随意调整抽取概率等方式变相诱导消费。对于盲盒咖啡类销售模式,如果礼物是消费者下单后再摆上去的,涉嫌构成消费欺诈,经营者须承担退一赔三的赔偿责任。针对盲盒饮料的营销模式,朱巍表示:“盲盒经济并不适合餐饮行业。一方面,可能造成大量浪费;另一方面,盲盒销售形式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因此不建议食品领域使用盲盒营销模式。”

上一篇:前三季度辽宁省消费市场持续向好

下一篇:商务部:支持餐饮企业、物业等参与老年助餐服务

热点图文
泸州老窖封藏盛典焕新表达 致敬···
中国网财经3月2日讯 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
价格战失灵,质量问题频发!奥···
近日,格力的“老冤家”奥克斯向港交所递交···
蒙牛冰淇淋突围消费新范式 艾雪···
蒙牛乳业(2319.HK)2024年中报显示,面对我国···
市场监管总局:清理4218件妨碍···
中国网财经3月28日讯(记者 段思琦)3月28日,···
华润啤酒首次披露白酒业务数据···
【华润啤酒首次披露白酒业务数据:上半年营···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