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消费市场
4月物价涨幅创近两年新低 提内需促消费空间较大
2023-05-12 15:02:51 来源:数字智造
核心提示:
【4月物价涨幅创近两年新低 提内需促消费空间较大】中国网财经5月12日讯(记者 畅帅帅)“最近感觉菜价普遍便宜了一些,但是肉价有所上涨。”北京市民王先生告诉中国网财经记者。  物价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统计局11日公布的消息显示,2023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猪肉价格上涨4.0%,鲜菜价格下降13.5%。资料图(中国网财经畅帅帅 摄)  核心CPI的拖累因素较多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告诉中国网财经,4月CPI同比上涨0.1%,较3月回落0.6个百分点,创2021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弱于市场预期。环比下降0.1%,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基本符合季节规律。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称,从环比看,鲜菜和鲜果大量上市,价格分别下降6.1%和0.7%;生猪产能充足,叠加消费淡季影响,猪肉价格下降3.8%,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粮食和食用油价格基本平稳。  此外, 非食品中,小长假期间出行需求增加,交通工具租赁费、飞机票、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均有上涨,涨幅在4.6%—8.1%之间;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均下降1.7%;商家降价促销,燃油小汽车、新能源小汽车和家用器具价格分别下降1.0%、0.9%和0.6%。  “4月核心CPI表现偏弱。”温彬分析,核心CPI的拖累因素较多。一是耐用消费品价格走弱。4月家庭器具环比下降0.6%,今年以来首次出现环比下降;通信工具环比下降0.4%,降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商家继续降价促销,交通工具环比-0.9%,但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三项耐用品价格涨幅均弱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4月CPI同比涨幅低位下行,主要原因是当月菜价下跌较快,再加上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带动国内汽柴油价格走低,以及汽车“价格战”影响较大;当前消费修复对价格的推升作用主要体现在旅游价格快速上涨方面;4月CPI低通胀状态愈发明显,背后是在市场供给充分的同时,消费修复力度整体较为温和,当前具备加大促消费政策力度的条件。  未来物价如何走?会面临通缩吗?  1-4月以来,CPI同比涨幅逐月收窄,持续低于市场预期。那么,未来物价如何走?  王青表示,展望未来,综合考虑5月以来高频物价数据走势,以上年同期价格基数变化情况,我们判断5月CPI同比还将处于0.5%以下的低通胀状态,但在经济回升过程中,CPI陷入通缩的风险不大,下半年CPI同比中枢有抬高趋势。  温彬认为,展望下一阶段,由于食品价格大体稳定、输入型通胀压力继续减弱、核心CPI回升偏慢,再加上下半年翘尾因素低于上半年,今年后半段CPI仍将保持在低位水平,预计上半年CPI同比上涨0.8%,全年约为1.3%左右。  中国经济是否会面临通缩?  “通缩是个伪命题。”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指出,CPI结构分化明显,但与线下消费相关的内需已有所修复、价格上亦有体现,受国际定价的原油等原材料价格拖累明显。物价的结构性分化在复苏早期较为常见,无需过度担忧。  在温彬看来,当前物价虽未进入典型的通缩区间,但确实面临着“类通缩”压力,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度过疫情修复阶段之后面临着“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状况。如果要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就需适时适度加大政策宽松力度。  需求不足仍是核心矛盾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仍处于经济恢复初期,居民消费信心也有待进一步改善。  “需求不足仍是核心矛盾。”中泰证券首席分析师杨畅在分析4月物价时指出。  植信投资宏观经济研究院丁宇佳认为,目前需求不足的问题客观存在,当前PPI环比表现较弱是经济复苏早期的阶段性现象。本轮经济复苏存在一个特点,供给端的恢复快于需求端的恢复,尤其是与投资相关的商品供给修复较快,而投资需求修复不及预期,从而导致短期物价整体表现偏弱。  王青分析,3月末居民储蓄存款同比增速达到18.0%,继续停留在近十年以来的高点附近,表明居民储蓄倾向依然偏强,消费意愿较低。这也与一季度央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相印证:一季度倾向“更多储蓄”的储户占比为58.0%,较上一季度下降3.8个百分点,但仍是历史次高水平。  “下一步政策面在促消费方面的空间较大,迫切性也较强。”王青表示,各地在持续改善消费条件、拓展消费场景的同时,还可针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材等大宗消费领域,出台阶段性定向支持措施,同时还可根据本地消费特色,发放一定规模的消费券和消费补贴。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三年疫情带来的居民收入缺口,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推动消费优化升级。  此外,王青也建议,政策面接下来要着力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这既能直接推动涉房消费,也会有助于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上一篇:初夏好时光 江西赣州千亩蓝莓喜获丰收

下一篇:2023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在浙江发布

热点图文
泸州老窖封藏盛典焕新表达 致敬···
中国网财经3月2日讯 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
价格战失灵,质量问题频发!奥···
近日,格力的“老冤家”奥克斯向港交所递交···
蒙牛冰淇淋突围消费新范式 艾雪···
蒙牛乳业(2319.HK)2024年中报显示,面对我国···
市场监管总局:清理4218件妨碍···
中国网财经3月28日讯(记者 段思琦)3月28日,···
华润啤酒首次披露白酒业务数据···
【华润啤酒首次披露白酒业务数据:上半年营···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