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消费市场
优化供给发展新型消费
2025-04-23 14:35:12 新商业市场
核心提示: 近年来,我国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产品持续涌现。数字消费较快发展,品牌店播、知识型直播、内容型直播等直播新模式不断涌现,在线服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202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5.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2%,在线旅游增长48.6%,在线餐饮增长17.4%。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下,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智能护理机器人等新型智能产品受到消费者喜爱。绿色消费产品和服务更加深入人心,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绿色家装等走进百姓日常生活。首发经济驱动消费创新升级,一系列首店、首展、首秀、首演等提升消费体验。
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前不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在新一代科学技术应用过程中,数字、绿色、健康、低空等新型消费模式迅速发展,沉浸式、个性化消费新场景不断丰富,满足消费者的悦己精神需求。促进新型消费发展,能够更好促进供需适配和产销衔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我国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产品持续涌现。数字消费较快发展,品牌店播、知识型直播、内容型直播等直播新模式不断涌现,在线服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202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5.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2%,在线旅游增长48.6%,在线餐饮增长17.4%。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下,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智能护理机器人等新型智能产品受到消费者喜爱。绿色消费产品和服务更加深入人心,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绿色家装等走进百姓日常生活。首发经济驱动消费创新升级,一系列首店、首展、首秀、首演等提升消费体验。对标消费者日益提升的新需求,我国新型消费供给水平仍有待加强。例如,新型消费产品研发能力还不够,没有充分适应首发经济发展需要;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低空消费等领域标准认证不够完善,给消费者购物选品带来不便;针对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监管水平不够完善,个别领域以次充好、虚假营销、夸大宣传等现象仍然存在。下一步,要丰富新型消费产品供给,完善标准认证体系,优化管理,推动我国新型消费发展迈上新台阶。丰富新型消费产品供给。支持企业加强科技投入,利用智能技术和设备,进一步推动自动驾驶、智能穿戴、超高清视频、脑机接口、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拓展新型消费产品应用场景,满足消费需求。鼓励企业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技术,优化产品研发设计,提升新型消费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鼓励企业用好相关数据,收集消费者对新型消费产品特性及优缺点的反馈,挖掘消费者关注的热点,改进消费品性能,不断提升新型消费品竞争力。支持有条件的城市打造未来消费体验区,开放公共空间测试低空配送、元宇宙商店等新消费业态。完善新型消费标准认证体系。完善首店经济相关标准,支持企业设立高标准首店,积极开展新品首发、首演、首秀、首展等活动。及时开展低空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领域的国内标准修订,加强国内标准的侧重方向、细分要求等与国外领先标准的协同。推动绿色家装、医疗康养、数字藏品等方面国内外标准认证相衔接。加强新型消费领域“同线同标同质”产品的宣传推广,鼓励各方采信“同线同标同质”产品认证结果。强化新型消费管理。加强跨部门跨地区执法力度,加大对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营造良好的新型消费发展环境。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推广知识产权文化,营造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社会氛围。鼓励行业协会制定新型消费自律公约,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对违规企业实施联合惩戒。建立健全消费者集体诉讼机制,合理维护消费者权益。支持电商平台建立线上消费纠纷快速调解机制,及时回应和处理消费者关心的问题。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上一篇:多家电商平台调整“仅退款”规则 淘宝“扶优去劣”举措再加码

下一篇:贵州省商务厅将组织举办第七届“双品网购节”活动

热点图文
泸州老窖封藏盛典焕新表达 致敬···
中国网财经3月2日讯 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
价格战失灵,质量问题频发!奥···
近日,格力的“老冤家”奥克斯向港交所递交···
蒙牛冰淇淋突围消费新范式 艾雪···
蒙牛乳业(2319.HK)2024年中报显示,面对我国···
市场监管总局:清理4218件妨碍···
中国网财经3月28日讯(记者 段思琦)3月28日,···
华润啤酒首次披露白酒业务数据···
【华润啤酒首次披露白酒业务数据:上半年营···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