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消费市场
【深度】金徽酒精准达成2024年营收目标 产能过剩仍加大投资
2025-03-25 13:53:32 来源:财中社 责任编辑:新商业市场
核心提示:
024年,金徽酒(603919)交了一份“恰好”达成年初目标的财报。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21亿元,同比增长18.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8亿元,同比增长18.03%。营收刚好完成2023年报中管理层对2024年营业收入30亿元的预期,但净利润憾失4亿元目标。管理层解释称,金徽酒营收提升主要由于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市场区域。高端酒带动业绩增长,经销商承压金徽酒的“产品结构优化”使得其高端产品营收同比增长超四成:300元以上的产品实现5.7亿元营收,同比增长41.2%。金徽酒的贡献营收主力是100-300元的中档酒,2024年同比增长15.4%至14.9亿元。从毛利率上来看,不同价格端产品盈利能力差距明显。300元以上、100-300元、100元以下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76%、63.8%、50.9%。高端产品占比多,毛利率高带动金徽酒整体利润增长。然而,“扩展市场”的关键——经销商却承压。金徽酒经营范围主要在甘肃省内,省内营收占73.8%。公司管理层表示,金徽酒在西北市场形成较高知名度和较强竞争力,已成为西北地区优势白酒企业,正积极拓展华东市场、北方市场和互联网市场,逐步打造全国化品牌。省内经销商数量虽然有所增长,但流动性较高,净增长仅16家。相比之下,省外市场经销商数量扩张更快,但销售额仍显著低于省内。截至2024年末,金徽酒的省内及省外经销商数量分别为288家及713家,分别净增长16家、121家。相比甘肃省内收入22.3亿元,金徽酒省外(包括经销商、直销、网购等销售渠道)共计销售6.7亿元。《财中社》注意到,公司省内经销商相当于每开3家就有约2家退出,省外经销商则每开10家就有4家退出。经销商退出数量增加的同时,公司合同负债也渐长。公司主要有经销商、直销(含团购)和互联网销售模式,以经销商模式为主。而合同负债这一科目,即向经销商供货的“预收货款”,该科目自2020年从零增长到2亿元后,逐年增加至2024年的6.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金徽酒的产能利用率不高。金徽酒2024年产能利用率只有59%,2022年更是不到50%,近年来,金徽酒产能利用率有所回升。产能利用率虽有所增长,但库存商品也不少。截至2024年底,金徽酒的库存量5351千升,占年实际产能的四分之一。库存水平的增长,或反映出经销商渠道销售的去化压力。产能过剩的同时,金徽酒还大幅增加对固定资产等项目投资。2024全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大幅增加,“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3.3亿元,在建工程金额由上年末的184万元增加至2.4亿元,主要是金徽酒不锈钢雕塑项目、“生产及综合配套智能仓贮中心建设工程”及其他。重要股东减持金徽酒2024年财报发出前,第四大股东济南铁晟叁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铁晟叁号”)宣布减持完成。工商信息显示,铁晟叁号的主要出资人来自山东国资。2024年11月,铁晟叁号在三个月前减持失败后 ,修改转让公告再次宣布计划减持——铁晟叁号不以低于21.6元/股的价格出售标的股份,在交易期限届满日后两个工作日之内由前股东豫园股份(600655)按照不低于21.6元/股的价格回购铁晟叁号剩余的标的股份。(详见《财中社》文章《》)铁晟叁号相当于在金徽酒和豫园股份中间,做了一个短暂的股份“过桥”。 铁晟叁号从豫园股份手中以23.61元/股接手金徽酒5%股份,又以最低21.6元/股转回豫园股份手中。3月4日,铁晟叁号公布对金徽酒集中竞价交易减持结果,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46%(计划减持不超3%),减持价格区间在21.60-21.77元。

上一篇: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非必要不开启“免密支付”

下一篇:十月稻田2024年业绩:收入57.45亿元 同比增长18%

热点图文
泸州老窖封藏盛典焕新表达 致敬···
中国网财经3月2日讯 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
价格战失灵,质量问题频发!奥···
近日,格力的“老冤家”奥克斯向港交所递交···
蒙牛冰淇淋突围消费新范式 艾雪···
蒙牛乳业(2319.HK)2024年中报显示,面对我国···
市场监管总局:清理4218件妨碍···
中国网财经3月28日讯(记者 段思琦)3月28日,···
华润啤酒首次披露白酒业务数据···
【华润啤酒首次披露白酒业务数据:上半年营···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