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消费市场
中消协点名不正当催收行为 中银消费金融合作近200家催收机构
2025-02-16 20:10:52 来源:最新资讯 责任编辑:新商业市场
核心提示: 2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发布了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761886件,比上年增长32.62%,解决1211284件,投诉解决率为68.7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8亿元。
2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发布了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761886件,比上年增长32.62%,解决1211284件,投诉解决率为68.7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8亿元。金融消费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投诉情况?“不正当催收行为屡禁不止。部分催收机构冒充执法人员,或通过骚扰通讯录亲友等手段进行‘暴力’催收,对消费者名誉和精神造成损害。”中消协报告中提到,金融消费领域违规荐股、高额隐性收费以及恶意催收等乱象屡禁不止,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破坏了金融市场的公平秩序。当前,催收行业有哪些需要关注的乱象?消费者权益如何得到保护?据业内人士介绍,催收行业时常被贴上“野蛮生长”的标签。一些催收公司为了追求高效率的回款,采取一些不合规甚至违法的手段。2024年6月,宁波公安发布消息称,抓获一家名义上为信息咨询,实际上进行非法催讨公司的包括股东、高管、组长、催收员在内的犯罪嫌疑人104名;不仅如此,宁波公安局江北分局2024年7月发布消息称,捣毁一个“软暴力”催收犯罪团伙;2024年11月,马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一则判罚案例显示,湖南某催收公司的主犯13人因寻衅滋事罪被判拘役至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并依法追缴违法所得。从上述官方公布的案例来看,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采用电话滋扰、短信群发等手段滋扰、辱骂、威胁、恐吓借款人与其亲友同事是主要的“暴力”催收表现形式,更有甚者会伪造法律文书、恶意编造负面舆论帖文进行传播,以删除帖文、撤销举报为要挟,逼迫借款人还款。业内人士认为,这些事件背后反映的是一些催收机构的“野蛮生长”与乱象,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整个催收行业将面临较大的合规压力。据了解,针对部分逾期用户,一些金融机构会使用催收,还有一些消费金融从业机构会选择将催收业务外包。素喜智研统计3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催收合作情况发现,2024年至今,共有22家消费金融公司合计披露了长达824家催收合作机构名单。其中,中银消费金融以将近200家的合作催收机构领先。在已公示的消费金融公司中,单家公司有十余家以上的催收合作机构并不少见。不仅消费金融公司,银行在贷后管理中也大量运用催收。其中,委托第三方机构催收是手段之一。在业内人士看来,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上升,信用卡不良处置压力增大,委外催收成为不良清收的一个手段。在合作机构乱象之下,包括银行在内的消费金融从业机构的合作机构管理尤为重要,若未对合作机构进行严格的筛选和管理,会给从事消费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带来舆情与风险。“贷前金融营销与贷后催收,不但涉及合作机构管理,更牵扯到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贷前金融营销违规宣传、违规采集传输用户信息、贷后不当催收等行为,是目前相关机构普遍存在的合规短板。”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面对催收行业乱象,相关部门近年来不断加大整治力度。2025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禁止六类违法违规的催收行为,并要求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委托有违法违规记录的机构进行催收。2024年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消费金融公司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以显著方式向借款人告知贷款年化利率、费率、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关键信息。不得采用暴力、威胁、恐吓、骚扰等不正当手段进行催收,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2024年5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从制度、人员、业务、技术等层面对催收业务进行了全流程规范。“金融消费领域乱象的根源在于部分机构利用信息不对称牟取不当利益。相关监管部门应当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对违反规定的金融机构依法实施责令限期整改、责令暂停部分业务、限制股东权利等监管措施。”中消协建议。业内人士表示,政策不断趋严且越来越规范,标志着催收行业正式进入“强监管”时代。不合规的催收机构将被逐步淘汰,行业洗牌加速。“结合最新落地的《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后续金融机构需要在两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对标监管要求,明确合作机构准入及淘汰机制,将金融消费者投诉反馈纳入合作机构评价当中;二是需要充分意识到合作机构仅为辅助作用,作为持牌机构,仍需在自主获客、自主风控、自主催收等业务上不断提升。”苏筱芮建议。

上一篇:各地新春文旅红火开局 节后出游热度不减 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下一篇:拓宽赛道、烤鸭上新,西贝讲述新十年故事

热点图文
泸州老窖封藏盛典焕新表达 致敬···
中国网财经3月2日讯 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
价格战失灵,质量问题频发!奥···
近日,格力的“老冤家”奥克斯向港交所递交···
蒙牛冰淇淋突围消费新范式 艾雪···
蒙牛乳业(2319.HK)2024年中报显示,面对我国···
市场监管总局:清理4218件妨碍···
中国网财经3月28日讯(记者 段思琦)3月28日,···
华润啤酒首次披露白酒业务数据···
【华润啤酒首次披露白酒业务数据:上半年营···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