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四川成都一位消费者因不满霸王茶姬产品的口感,给出了差评,岂料次日竟有店员未经事先联系直接上门,请求删除差评。对此,霸王茶姬客服人员回应称,因顾客给了差评,门店想和顾客友好沟通,看是哪里需要改进。涉事门店店长表示,因打不通电话,店员才会上门拜访,沟通差评问题。但店家的回应并不能打消公众的疑虑。事先不打招呼就上门请求删差评,究竟“几个意思”?无论涉事店员的本意是什么,这样的做法都不是沟通问题的恰当方式,更谈不上什么“友好”。因为,此举让消费者感到了不适乃至恐惧,也违反了基本的商业规则。消费者的差评,本是市场反馈的一种正常表达,是企业改进服务、提升品质的宝贵线索。然而,霸王茶姬涉事门店的反应却显得过于“霸气”,甚至带有一定的压迫感、要挟感。这种上门要求删除差评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评价自由,也触及了商业伦理的底线。面对消费者的差评,涉事门店首先应当自省,查找自身不足,积极沟通并解决问题,而不是急于消除负面声音。这种“掩耳盗铃”式的应对方式,不仅无助于品牌形象的维护,反而会加剧消费者的不信任感,损害长期积累的品牌信誉。
上一篇:国家出台措施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下一篇: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交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