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消费市场
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持续推进,如何更好便利扫码消费?
2024-06-02 00:59:24 消费市场
核心提示: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题: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持续推进,如何更好便利扫码消费?新华社记者张千千京东支付日前宣布,消费者可以用京东金融App扫微信收款码进行支付消费。拥有庞大活跃用户基础的两家平台合作,是我国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的又一新进展。近年来,我国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持续推进,技术规范落地实施,简化支付流程,助力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如何进一步打破服务壁垒,扩大生态开放,便利百姓扫码消费?在河北省邯郸市一家便民市场,消费者在扫码支付购买蔬菜。新华社记者王晓 摄纵观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已达86%,居全球第一,在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金融普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的持续推进,能够有效整合纷繁复杂的码牌,允许消费者使用多种不同的支付App,扫同样的码牌进行支付,提升便利性。“加快推进支付领域互联互通,既有助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也是服务实体经济、践行‘支付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有助于保护消费者选择权、提升消费者体验,促进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2019年底,网联在宁波落地首笔互联互通交易,并于2020年1月在杭州完成首笔银行与机构间央行标准化条码互联互通验证。自此,我国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持续推进。目前,中国银联推出的云闪付App已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微信支付已与包括工、农、中、建、交、邮储在内的近30家银行、三大电信运营商旗下的钱包App等实现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在跨境支付方面,支付宝、财付通推出“外包内用”支付方案,支持部分境外电子钱包在国内直接扫支付宝、微信码牌进行支付。北京香格里拉饭店内摆放的支付宝、微信支持使用境外电子钱包和境外银行卡标识。新华社记者张千千 摄支付领域的互联互通,既需要制度规范、标准统一,也关乎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当前,相关技术规范已经出台,成为互联互通的制度保障。2021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规范》,在切实保障用户信息与资金安全前提下,规定了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的编码规则、报文要素、安全要求等内容。着眼数据安全,在移动支付发展过程中,由于各机构条码一度不能通用,聚合支付应运而生。聚合支付服务商往往没有支付业务牌照,但实际上从事了一些支付业务,产生一定风险隐患。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王剑表示,持牌支付机构在交易规范、安全技术、数据保护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的推进,有助于风险信息的识别、共享和防范,提升了移动支付体系的安全性。顾客使用移动支付。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 摄展望未来,董希淼认为,虽然近几年来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实现快速发展,但整体来看仍然滞后于市场需求,市场占有率最高、用户群体最大的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并未真正实现互联互通,银行支付与非银行支付互联互通仍然存在障碍。今年5月1日起,《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此前曾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条例强调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有利于指导头部支付机构发挥好“头雁”作用,更加注重行业利益、社会利益与公众利益,带头维护公平竞争,推进互联互通,扩大生态开放。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从制度和技术角度出台更多针对性措施,加强对支付机构和商业银行的引导和保障;支付机构应提高认识,加强推进;各地应打破地方保护,破除支付壁垒,助力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支付互联互通。同时,还应加快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丰富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安全、便利的支付选择。

上一篇:康师傅方便面收入降2.84%或大幅涨价 高价袋面销售不振六成营收靠饮品支撑

下一篇:红星美凯龙与喜临门联合发起床垫“以旧换新”,行动覆盖全国百城

热点图文
泸州老窖封藏盛典焕新表达 致敬···
中国网财经3月2日讯 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
价格战失灵,质量问题频发!奥···
近日,格力的“老冤家”奥克斯向港交所递交···
蒙牛冰淇淋突围消费新范式 艾雪···
蒙牛乳业(2319.HK)2024年中报显示,面对我国···
市场监管总局:清理4218件妨碍···
中国网财经3月28日讯(记者 段思琦)3月28日,···
华润啤酒首次披露白酒业务数据···
【华润啤酒首次披露白酒业务数据:上半年营···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