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消费市场
多次网购问题产品 十倍索赔难获支持
2024-04-05 17:19:13 本站
核心提示:
法制日报:多次网购问题产品 十倍索赔难获支持随着人民群众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也有些人为了牟取利益当起了“职业打假人”进行“碰瓷式打假”。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一起涉“职业打假”的纠纷案件。  法院查明,2022年8月7日,王某从温某处购买了5套某品牌减肥产品,支付了3500元货款。次日,温某将该产品邮寄至王某指定的收货地点。王某收到货后,录制了开箱视频,并于4天后委托浙江某公证检验机构对案涉减肥产品进行检测,该机构在送检商品中检测出含有西布曲明。西布曲明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明令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的制剂及原料药,王某以此为由,于2023年9月将温某诉至法院。  经查,王某在2021年至2022年均向不特定的销售者购买不同减肥产品,事后均以产品添加“西布曲明”为由起诉至全国各地法院。  一审法院经审理支持了王某主张返还案涉产品货款及承担检验费用,但未予支持其要求被告支付十倍惩罚性赔偿金的主张。  王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认为,王某在全国范围内高频次的购买类似减肥产品并提起诉讼,呈现职业化、流程化的特征,其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保护的“以生活消费为目的”的消费者范畴,遂维持了一审判决。  一审法官庭后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保护的是以生活消费为目的的消费者,对明显违背生活常理,并非生活消费需要的购买行为,不应认定其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或食品安全法所保护的消费者。  法官提醒,消费者对购买不合格产品进行诉讼维权系对自身权利合法合理的保护,而自王某这类职业打假人出现以来,虽然对增强消费者维权意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以知假打假的方式进行牟利,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甚至可能存在敲诈勒索的嫌疑。

上一篇:“怀才不遇”的天水,如何靠一碗麻辣烫实现“多向奔赴”

下一篇:农夫山泉钟睒睒发文回应网络传闻 称从未在娃哈哈领薪

热点图文
泸州老窖封藏盛典焕新表达 致敬···
中国网财经3月2日讯 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
价格战失灵,质量问题频发!奥···
近日,格力的“老冤家”奥克斯向港交所递交···
蒙牛冰淇淋突围消费新范式 艾雪···
蒙牛乳业(2319.HK)2024年中报显示,面对我国···
市场监管总局:清理4218件妨碍···
中国网财经3月28日讯(记者 段思琦)3月28日,···
华润啤酒首次披露白酒业务数据···
【华润啤酒首次披露白酒业务数据:上半年营···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