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消费市场
人民网评:“土特产”托起致富“金饭碗”
2023-12-22 16:54:11 本站
核心提示:
人民网:人民网评:“土特产”托起致富“金饭碗”大江南北,广袤乡村,一个个看似普通的“土特产”正变成乡亲们增收致富的新引擎,成为乡村振兴的推动器。一方水土孕育一方土产。涪陵榨菜、柳州螺蛳粉、秭归脐橙、云上黑山羊、周至猕猴桃、五常大米、金乡大蒜……“土特产”来源于特定地域,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生产方式,孕育出独具特色的产品,既承载着当地百姓深深的眷恋,让人一饱口福,更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面面旗帜。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搭建平台载体,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升级。今年以来,支持各地新建40个、续建51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提高4000多元;培育全产业链产值超10亿元的强镇超350个,镇域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值达2.6万元……事实证明,通过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做活做精“土特产”文章,在壮大产业中带动更多就业,能切实激发当地群众的内生动力,让老百姓有更多真金白金的收获。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农产品加工是推动农业产业链延长和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从引导各地提升建设1600个农产品加工园,到累计培育全国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9万家,再到举办第二十五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签约项目金额超过1100亿元,各地区写好农产品加工文章,在提升“造血”能力上下更大功夫。一方面,让每个特色产业都有一个或几个龙头企业带动,推动地方“土特产”以创新为引领,向高端攀升;另一方面,利用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效应,巩固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基础,实现产业链的延伸,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成为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农旅结合、农旅互动等方式为“土特产”插上翅膀。1953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597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以及8个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成为城乡居民休闲旅游“打卡地”。各地须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用好一方水土,进一步放大亮点。加大统筹力度,整体联动,规划好乡村风貌保护、自然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等工作,展现人无我有的一面,打好“一村一品”产业特色牌,让每个乡村各美其美,展现千村百景。说到底,乡村休闲旅游不仅要让乡村越来越美,更要让乡亲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土特产”一头连着群众增收致富,一头连着乡村产业振兴。做大做好“土特产”文章,念好“土”字诀,打好特色牌,壮大乡村产业,让广大农民生活更富裕,广袤的田野将铺展更新更美的图景。

上一篇:“湾区认证”首批15个项目公布 实现一次认证三地通行

下一篇:商业综合体“焕新”,遥望X27 PARK首年销售规模预估将超300亿元

热点图文
泸州老窖封藏盛典焕新表达 致敬···
中国网财经3月2日讯 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
价格战失灵,质量问题频发!奥···
近日,格力的“老冤家”奥克斯向港交所递交···
蒙牛冰淇淋突围消费新范式 艾雪···
蒙牛乳业(2319.HK)2024年中报显示,面对我国···
市场监管总局:清理4218件妨碍···
中国网财经3月28日讯(记者 段思琦)3月28日,···
华润啤酒首次披露白酒业务数据···
【华润啤酒首次披露白酒业务数据:上半年营···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