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宣城4月2日消息(记者赵家慧)4月2日,全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安徽省宣城市揭牌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普通高校、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及专家学者共同参会。据介绍,全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由宣城立讯精密和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行业组织、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组建。作为一种跨区域的产教融合新型组织形态,共同体能够有效地汇聚产教资源,实现产教布局高度匹配、服务高效对接、支撑全行业发展的目标。揭牌成立后,产教融合共同体各成员单位将积极构建产教供需对接机制和动态化人才培养机制,同时搭建产教资源共享平台,深化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合作,为汽车零部件产业提供可持续人才与技术支撑。零部件是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加速融合,汽车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宣城市作为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正锚定“千亿产业”发展目标,集中力量资源,着力推动传统燃油汽车零部件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加快建设长三角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目前,宣城市汽车零部件企业超700家、年产值超850亿元,已经成为安徽省三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宣城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深化与长三角兄弟城市的产业协作,推动人才互认、标准互通、资源共享,让产教融合的星星之火。活动现场发布了《宣城宣言》,表示将共同推动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构建“产业需求导向、能力本位突出”的育人体系,为行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整合多方面资源,营造“教育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良好生态。会上,与会代表还围绕产教融合的主题,深入探讨了当前行业发展趋势、人才培养需求以及职业教育改革方向等议题。
上一篇:一小时下订8200台!领克900将于本月上市:预售价格33万起
下一篇:全新智己L6:外观微调将于4月18日正式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