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达成1000万辆、连续多月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创历史新高、10月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新车总销量近五成……近期多项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扩大,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业内人士表示,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产业协同等多层次利好带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不断升级,逐渐进入发展新阶段。“在全行业不断努力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不断培育壮大,从2014年的年产7.8万辆,到2018年超过120万辆,再到2023年超过950万辆,短短十年,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跃上了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首个年度产销1000万辆达成,为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走出了坚实一步,是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全新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再上新台阶,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活动现场表示。在市场不断增长的背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也在为产业提供发展的新空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新能源、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与汽车技术的深度融合,引发了汽车产业的全方位变革。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深指出,汽车科技创新生态和创新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新能源汽车历经了20余年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壮大之路。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了电动化深入、智能化演进、全方位转型的新阶段,产业竞争也日益激烈。要保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长期的竞争力,需要坚持加强技术创新攻关,来保持产业持续的引领。不断地加快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创新,持续布局新体系动力电池、新形态智能底盘及关键部件的技术研发,实现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迭代、革新和跨越式发展。同时,聚焦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与痛点,围绕整车和电池高质量安全、汽车芯片及基础材料等关键技术,集中攻关突破,打通产业发展的断点、堵点和卡点。”侯福深说。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为例,大模型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研究方向,通过大模型的应用,智能管理、智能研发、智能测试和智能防控逐步应用于汽车的生产、验证、使用等全生命周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日前发布的《2025年度中国汽车十大技术趋势》提出,利用生成式AI和世界模型等先进人工智能技术生成高质量的合成数据,可有效缓解数据短缺难题,提升算法模型的可靠性,是自动驾驶模型训练极具前景的发展方向。预计2025年AI生成的合成数据将普遍应用于自动驾驶模型的高效训练和仿真服务。
上一篇:极狐汽车:最高补贴5.18万元推出“国补双重兜底”政策
下一篇:车企竞相布局机器人 产业之间如何擦出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