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发改委回应“试行机动车停放以分钟计费”上热搜 缩短停车费计费周期到底有什么影响?央广网北京7月3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一则“杭州市发改委回应试行机动车停放以分钟计费”的消息日前登上多个平台热搜榜。对于停车费计费周期的缩短,网友有各种看法,有的认为这对即停即走的人很友好。也有人认为,缩短计费周期后,停车费可能上涨。那么,调整停车费计费周期到底有什么影响?停车费应该怎么收?杭州市政府官网日前公布了杭州市发改委关于市十二届政协三次会议124号提案的答复。这个提案是指《关于试行机动车停放以分钟为单位计费的建议》。杭州市发改委在答复中表示,根据杭州城市交通系统化治理十大行动工作部署,市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深入研究杭州市现行停车收费政策优化路径,学习借鉴其他城市改革经验,为后续停车收费机制改革提供参考。杭州市发改委还表示,下一步将加强收费政策研究。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企业交流沟通,试点缩短计费周期,研究调整停车区域等级方案,稳步推进停车收费政策改革。目前,杭州政府定价停车场首小时按小时计费,之后按半小时计费。那么,如果改成按分钟计费,对驾车出行的人有什么影响?有车主表示,缩短计费周期意味着如果停车时间短,交的钱也少了。杭州市人大代表赵海燕之前曾表示,很多人都会遇到因停车计时超出一两分钟而多缴1小时费用的情况,杭州作为“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停车收费也应该精确到“分秒”,体现出城市治理的智慧和温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分析,从城市治理的角度看,缩短停车收费计费周期至少有三方面作用。一方面激励消费者尽量快办理事务,尽早离开。另一方面可以节约资源,目前车位仍是稀缺的资源,特别是闹市区和停车较密集的地方,车辆流动可以实现物尽其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停车场跟消费者有了对于精准计量的知情权以后,能够减少分歧,凝聚共识,避免纠纷。不过,也有车主担心,缩短计费周期后,实际停车费可能会增加。“正常是半个小时免费,或15分钟免费,按分钟收费后,无论停多久都需要交钱。”也有车主表示,当前公共停车位越来越稀缺,以后如果调整停车费,按分钟涨和按小时涨,带给大家的感受也不一样。例如,一分钟涨一毛钱,1小时就是6块钱,涨价幅度过大,因此他认为按分钟收费很不合理。值得注意的是,在绝大部分地方,实行政府定价的停车位主要包括道路泊位和政府定价停车场,而酒店、商场等商业设施的停车费则主要由市场调节价格。目前,大多数城市政府定价停车位采用以计时收费为主的收费政策。刘俊海认为,缩短计费周期体现的是精准化治理思路,但需要加强与市民的沟通,打消公众的顾虑。精准化并不是改革的全部内容,要考虑到公平化,考虑到普惠化,考虑到广大消费者的配合度,要考虑公众的体感,善意的措施需要得到善意的理解与配合。
上一篇:多家造车新势力6月销量创新高
下一篇:2026年起,上汽大众将陆续推出多款插混及纯电动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