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汽车行情
考核等新政将出 央企加力布局新能源汽车
2024-04-02 16:52:19 本站
核心提示:
经济参考报:考核等新政将出 央企加力布局新能源汽车对三家整车央企新能源汽车业务单独考核,着重聚焦技术、市场占有率和未来的发展;加大下一代动力电池体系,智能驾驶系统等研发力度和投入强度;鼓励支持央企开展高质量投资并购、专业化整合……近期,国务院国资委密集发声,释放出加大力度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信号,相关布局重点浮出水面。目前,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汽车央企包括一汽集团、东风集团与长安汽车。《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伴随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三家中央汽车企业向新能源转型升级也按下“加速键”。按照计划,2024年,一汽集团、长安汽车新能源车销量目标分别为50万辆、75万辆;东风集团提出2024年实现自主乘用车主力品牌全新车型100%电动化,2025年力争实现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大宗消费热点、外商投资重点、外贸出口亮点。近两年,三家中央汽车企业加速向新能源转型,2023年完成新能源汽车直接投资近360亿元,投资比重超过60%,发布了18款自主新能源汽车车型。今年前两个月,中央企业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22.1万辆,同比增长114.5%,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较2023年年底提升5.4个百分点。但与头部新能源车企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总体上看,中央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步伐还不够快,成效还不够明显,在产品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前瞻性、引领性、技术创新等方面急需加力加速,奋力追赶。”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苟坪在近日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表示,正视中央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加大资源投入、加快转型步伐,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倍增行动计划,综合运用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等方式,鼓励支持中央企业开展高质量投资并购、专业化整合,加快掌握产业核心资源和关键技术。伴随中央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步伐的加力加速,政策的松绑也迫在眉睫,考核“指挥棒”的变化最受关注。国务院国资委此前提出2024年要持续推进“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对于承担较多功能使命类任务的企业,可考虑制定专项考核方案。记者了解到,近期国务院国资委相关司局围绕央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开会讨论部署,针对三家整车央企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专项考核方案正在制定中。从国务院国资委透露的信息来看,将充分考虑新能源汽车战略投入期的经营性亏损,并着重考核技术、市场占有率和未来发展。与此同时,聚焦激励不足、活力不够等问题,强化市场化改革、正向激励,国务院国资委还支持企业用好职业经理人、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等市场化方式,清晰责权利,支持企业与核心员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有序开展员工持股,突出长期利益绑定。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系列的政策解绑,对于这三家央企而言,解决了不敢投、不愿投等后顾之忧,将带动战略、布局、创新、产品、公司治理等多方面的变化。记者注意到,目前相关企业已有所动作或者计划。根据东风集团去年提出的“转型升级三年行动”,三年内研发投入要大于500亿元,2025年研发投入强度大于6%,进一步掌控自动驾驶、线控底盘、下一代动力技术和电子架构等关键核心技术和资源,2024、2025两年内推出14款自主新能源乘用车车型和10款新能源商用车基础车型。在合资业务方面,将打造启辰等合资自主品牌,将神龙公司纳入东风自主新能源格局。改革方面,将加大科技创新专项奖励力度,“一企一策”实施中长期激励,优化车型项目捆绑激励机制。长安汽车提出加速调整产能结构,到2025年新能源整车产能达到120万辆/年,2030年新能源整车产能达240万辆/年,未来五年将陆续推出30款新能源汽车,涵盖SUV、轿车、跨界多功能车等多种形态。与此同时,加速新能源产业链布局,液态电芯、控制器等领域将考虑合资或者参股等形式。(记者 王璐)

上一篇:李想“反击”抹黑MEGA者,多位汽车圈高层力挺

下一篇:新华视点|违规改装缘何屡见不鲜?——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系列调查之二

热点图文
亚星客车2022年净亏损1.96亿元···
中国网汽车4月28日讯 (记者王芳 实习记者 ···
小鹏X9在马来西亚开启预订 将于···
近日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小鹏X9已经在马来···
超3000万辆新能源车奔跑在中国···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记者任沁沁)超过300···
大运新能源悦虎电动真空泵失去···
中国网汽车8月16日讯 日前,中国投诉-全国缺···
比亚迪最新公告:聘任赵俭平为···
中国网汽车5月22日讯 记者日前从官方获悉,···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