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汽车行情
2024年造车新势力销量目标比拼:保守与激进并存 混动与纯电孰能胜出?
2024-01-11 08:50:30 本站
核心提示:
证券日报:2024年造车新势力销量目标比拼:保守与激进并存 混动与纯电孰能胜出?前脚刚刚公布完2023年销量情况,近日各大造车新势力又陆续发布了2024年销量目标。从各车企的目标设定来看,保守与激进并存。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在1100万辆左右,总体趋势依旧是增长。”中国充电联盟综合部主任李康表示,“得益于工信部组织、中汽协承办的新能源下乡活动的推进,纯电汽车的增幅或将与混动汽车持平,甚至有所增加。”  整体来看,目前广汽埃安和理想汽车设定的2024年销量目标居前,均将目标定在了80万辆。而对比去年的销售情况来看,数据显示,2023年,理想汽车共计交付376030辆,广汽埃安累计销量为480003辆。  备受关注的赛力斯问界去年实现汽车销量94380辆,今年定下了销售60万辆汽车的目标。赛力斯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销量目标是根据内外部环境动态调整的,我们与华为联合业务2026年实现汽车产销百万辆的目标未变,2024年我们希望能走出扎实一步。”  还有一个品牌的新年销量目标值得关注。深蓝汽车CEO邓承浩此前表示,公司2024年销量目标为45万台。而深蓝汽车2023年实际销量仅为13.7万台,以此来看,深蓝汽车想要实现2024年的预期销量目标任重道远。  此外,对比去年的销量目标设定,小鹏汽车、极氪汽车、腾势汽车、岚图汽车和零跑汽车的新年目标显得较为中规中矩,在迎接新挑战的同时压力不会太大。蔚来汽车则是目前公布2024年销量目标的汽车品牌中,唯一一家下调销量目标的。  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秘书长林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从蔚来汽车2024年的产品规划来看,下调预期其实是公司务实的表现。因为蔚来汽车品牌2024年并没有全新产品交付,只是会继续销售目前在售的8款车。”  综合看造车新势力公布的2024年销量目标,产品以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混动为主的车企,其设定的销量目标普遍较为激进,而以纯电动汽车为主的车企则较为保守。  “中国汽车市场两年到三年内会形成4:3:3的占比格局,即40%的混动汽车,30%的纯电汽车,30%的燃油汽车。我认为2024年纯电汽车销量的增长会大幅放缓,甚至不增长,因为2023年1月份至6月份纯电汽车销量没有增长,只是6月份以后慢慢拉动起来了。”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学用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岚图汽车总经理助理邵明峰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相比纯电动而言,近年来插电混动(含增程)汽车环比、同比增长速度均较快。一是因为电池成本高,导致纯电车价格偏高,且充电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二是纯电车有充电焦虑,反倒是插混及增程技术不断突破,能耗在降低。”  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林金文的看法则不同。他认为,目前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大幅度下降,性能在不断提升。未来消费者的补能焦虑会大幅度减弱,大趋势上纯电汽车市场会持续增长。  林金文告诉《证券日报》记者:“2023年11月份,纯电汽车大概占25%的市场份额,插电混动和增程混动是12%。所以未来纯电汽车市场基本上还是‘增程汽车+混动汽车’的两倍。从现在极氪汽车所做的用户调研来看,增程汽车和PHEV(插电式混动)汽车用户如果再换车,大概有四分之三的用户会选择纯电汽车。”  针对当前造车新势力的纯电与混动市场之争,林示认为,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才是决定未来汽车市场份额的关键。“如果纯电汽车企业在2024年能够大面积搭载半固态电池,那么纯电汽车的续航就可以与混动汽车一决高下;如果锂电池价格持续下行,纯电汽车成本与混动汽车无限接近,纯电汽车的性能优势就能体现出来。”

上一篇:奇瑞风云A8配置“寒酸”不及对手 或难挑战比亚迪秦Plus

下一篇:首次突破3000万辆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创历史新高

热点图文
亚星客车2022年净亏损1.96亿元···
中国网汽车4月28日讯 (记者王芳 实习记者 ···
小鹏X9在马来西亚开启预订 将于···
近日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小鹏X9已经在马来···
超3000万辆新能源车奔跑在中国···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记者任沁沁)超过300···
大运新能源悦虎电动真空泵失去···
中国网汽车8月16日讯 日前,中国投诉-全国缺···
比亚迪最新公告:聘任赵俭平为···
中国网汽车5月22日讯 记者日前从官方获悉,···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