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房产综合
低位企稳背后 中国楼市迎重大转变
2023-08-16 16:11:36 本站
核心提示:
【低位企稳背后 中国楼市迎重大转变】2023年行至年中,中国房地产市场缓步企稳。上半年,“先扬后抑”的波动式复苏背后,房地产市场三大信号浮出水面。  低位企稳态势显现  2023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热度先升后降,随着前期积压需求在一季度基本释放完毕,二季度购房者置业情绪下滑,市场回暖脚步放缓。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发现了两个典型现象:一是4月下旬开始,房企销售普遍降温,意向购房需求减少;二是在需求相对强劲的一线城市,部分郊区新盘销售遇冷。  官方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9%;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3%,销售额增长1.1%;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同比下降9.8%。总体而言,多项指标同比仍处于下行通道,但较去年全年出现降幅收窄或转跌为涨等积极变化,市场企稳态势显现。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称,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会保持低位企稳态势。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也认为,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有望在波动中缓慢复苏,全年住房销售仍有可能实现小幅增长,房价低位企稳。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也表示,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投资还会处于低位运行。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整逐步到位,房地产投资会逐步回到合理水平。  房地产迈入新发展阶段  低位企稳的背后,楼市正在迎来重大转变。7月以来,多部委发声,释放中国楼市进入新阶段的信号。  付凌晖日前表示,从中长期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正从过去的高速发展转向平稳发展,这是由房地产市场发展阶段变化、市场供求关系调整决定的。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也在稍早之前表示,考虑到中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过去在市场长期过热阶段陆续出台的政策存在边际优化空间。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2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新房市场规模继续向上突破的动能减弱。  一是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得到满足。当前,中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已升至约40平方米,城镇住房存量约400亿平方米,户均接近1.1套住房。二是,人口规模红利接近尾声,城镇化放缓。2022年,中国人口总量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2%。三是居民杠杆率已较高,进一步加杠杆空间有限。根据央行数据,2021年中国住户部门杠杆率为72.2%,已接近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也表示,近两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主要指标下降,并不仅仅是政策收紧后的周期性下调,更多反映的是房地产市场在2017年前后已进入结构性下行通道。近些年的市场调整,更多是重新回到均衡水平,楼市难像过去一样出现较大反转。  短、中、长期相济“稳楼市”  楼市发展阶段变化意味着过去的许多房地产政策已不再适应新需求。从短期来看,有专家认为,过去出于抑制需求过热考虑出台的“四限”(限购、限售、限贷、限价)等行政性措施将因城施策逐步放宽。  从供给端来看,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对中新社记者说,下阶段,应继续落实今年年初出台的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继续带动房地产行业现金流、投资、并购重组回到正常发展轨道,平稳、有序推动房企风险市场化出清;推进保交楼工作,解决部分地区纾困资金审批流程长、覆盖面有限等问题。  楼市发展阶段变化还意味着中长期的调整、改革将成为楼市健康发展的关键。  房地产企业传统“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小嫱说,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治本之策在于“促转型”,即推动建立良性循环的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  具体来看,庞溟认为,应积极探索基于不动产领域的公募REITs等工具,提升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房地产业制度成本和融资交易成本,促进涉房企业投融资进一步正常化,稳定房地产行业对宏观经济大盘的支撑。

上一篇:北京住建委通报10个高坠隐患典型问题工程 中建二局、北京建工施工项目在列

下一篇:国常会审议通过指导意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

热点图文
香港私人住宅租金连升两个月
中新社香港2月28日电 (记者 魏华都)香港特区···
越秀地产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2024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延续调整态···
百万房贷月供有望减少840元?存···
【百万房贷月供有望减少840元?存量房贷利率···
海南楼市经历五年“全域限购”···
【海南楼市经历五年“全域限购”企稳复苏 “···
华澳信托的房地产大败局:资产···
数字智造:华澳信托的房地产大败局:资产不···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