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房产综合
温州:二手房可带押过户 调高并统一全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至100万
2023-08-08 18:01:42 本站
核心提示:
 7月10日,澎湃新闻从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政府官网获悉,温州市出台新一轮政策促进楼市健康发展措施。近日,温州市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措施》),共有7条面向购房者,对于广大购房者关心的“二手房”带押过户、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等方面均有了新调整,进一步保障购房者权益。  《措施》规定,在押房产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在未解除原抵押状态下过户并办理相关登记手续时,无需先还贷解押再办理过户,可以实现带抵押房产过户转移登记和抵押权登记手续同步办理。  同时,为保障购房者权益,打击虚假广告,《措施》规定,实行委托销售的,房地产承销机构应及时将委托销售合同向项目所在地房地产主管部门备案。房地产承销机构发布房地产项目代理销售广告的,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房地产广告发布规定》等要求。温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旨在保障购房者“所见即所得”,避免实际交房情况与沙盘展示不一致。  此外,《措施》加大了对公积金贷款的支持力度,缴存职工家庭购买、建造、翻建、大修首套住房,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20%,购买、建造、翻建、大修家庭第二套住房,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40%。  值得一提的是,温州市于去年6月曾出台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的阶段性政策,提出购买首套住房,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至20%。不过该政策有效期至2022年9月30日。  此次《措施》还完善了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政策,调高并统一全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其中,双人缴存家庭最高贷款额度调整至100万元,最低保底贷款额度调整至30万元;单人缴存家庭最高贷款额度调整至65万元,最低保底贷款额度调整至20万元。调整贷款计算规则方面,贷款额度计算办法中按缴存时限确定的基数倍数由5倍调整至6倍,最高倍数由11倍调整至12倍,其他规则不变。  温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调高并统一全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后,对于各县市购房者来说是利好消息。以平阳县一户双人缴存家庭为例,调整前该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为50万元、最低20万元,调整后,可与温州市区一致,最高贷款额度提升至100万元,最低贷款额度为30万元。  此外,《措施》明确,支持外地职工来温购房贷款。其他地市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在温州行政区域内购买住房且符合我市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相关规定的,均可向我市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  如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家庭无房,申请无房租赁提取住房公积金的,每月可提取额度提高至1600元。缴存职工租住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可依据实际支付的房租金额提取本人及配偶住房公积金账户中余额。  为进一步提振购房者信心,给予购房者“真金白银”的实惠,《措施》延续了此前的首套房购房补贴政策。  根据《措施》,自2023年6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对在温州市区(温州市区指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洞头区、海经区、温州湾新区)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购置市区新建商品住房的购房人,在取得新建商品住房不动产权证后,将给予出售住房交易申报价格0.6%的财政补助(以住建部门网签买卖合同为准)。如购置新建商品住房金额小于现住房出售金额的,按新购商品住房金额占现住房转让金额的比例给予上述标准的财政补贴。  据悉,自2022年6月实行首套房购房补贴政策以来,截至今年6月末,温州市累计已核发该项补贴7203户,住房成交面积69.35万平方米,住房成交金额81亿元。  按照规则,除享受申报价格0.6%的财政补贴外,市区购房者还可在换购新建商品住房时,叠加享受国家政策给予个人所得税退税1%的优惠。

上一篇:招商蛇口上半年签约销售金额1664.36亿元,同比增长约40%

下一篇:报告预计:今年全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约13亿平方米

热点图文
香港私人住宅租金连升两个月
中新社香港2月28日电 (记者 魏华都)香港特区···
越秀地产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2024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延续调整态···
百万房贷月供有望减少840元?存···
【百万房贷月供有望减少840元?存量房贷利率···
海南楼市经历五年“全域限购”···
【海南楼市经历五年“全域限购”企稳复苏 “···
华澳信托的房地产大败局:资产···
数字智造:华澳信托的房地产大败局:资产不···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